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闷棍打晕刘备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周易小说网 www.zhuoyj.com,最快更新三国旌旗最新章节!
诸葛亮的援军不是别人,正是荆州的老牌士族,蔡家!确切的说,是以蔡瑁为首的荆州土著集团。
毫无疑问,这也是李重授意的,李重给蔡瑁的建议是,哪一方弱势,就支持哪一方,一定要让刘备集团陷入内耗之中。
现在不赞成一方吃亏,蔡瑁立即表态支持。当然,蔡瑁也有借口,蔡瑁的借口就是祥瑞一说纯属雾中花、水中月,没有实际证据,刘备想要称王也可以,是不是先把白鹿抓到呢?
不然的话,到时候没有活生生的白鹿现世,岂不是有点贻笑大方。
蔡瑁说这话的时候真心有点脸红,那白鹿,稻生双禾,地涌甘泉什么的祥瑞都是他自己捏造出来了。
诸葛亮也有点怀疑蔡瑁的用意,但没办法,人家蔡瑁本来就是支持他。而且诸葛亮本身就出自荆州集团,想要建功立业的话,还需要荆州集团的大力支持,真没办法把蔡瑁踢出局。
于是刘备军中立即出现两个派系,一个是激进党,疯狂支持刘备称王。一个就是保守党,趋向于保守稳重,暂时不称王的。
总体来说,还是激进党占据上风,关羽、张飞的影响力太大了,而蔡瑁还在归隐状态中,掀不起太大的风浪。当然,最重要的是,激进党手中有兵权,保守党没有兵权,显得底气不足。
愈演愈烈的称王风暴几乎让陈县之外的刘备军放弃了攻城的念头,各级军官每天都在争吵之中,甚至还有挥拳相向的事情出现,刘备更是忙着拆看各级官员送来的书信,忙得不可开交。
没办法,刘备成不成王暂且不提,他总要看看谁支持,谁反对吧!
曹仁彻底傻眼了,刘备这边没心思攻打陈县,曹仁就独木难支了,他的兵力本来就和赵云差不多,别说攻城了,没有刘备的帮助,野战他都不一定能打过赵云。
关键时刻,李重再次出手,命令赵云撤兵至拓县。
拓县位于陈县以北一百二十里处,和陈县相比,距离陈留更近一些。由于刘备的军队无心作战,赵云突围相当轻松,几乎没什么损耗,就逃到拓县。
这就是留给刘备集团狗咬狗的时间,有赵云的威胁在,你们不是没时间讨论吗?好,我逃跑!你们不就是想打陈县吗?好,我让给你!
坦白说,陈县根本就不在李重的军事计划之内,那只是李重最前沿的阵地而已,李重要求保留的不是陈县,而是赵云手中的有生力量。只要有兵有将,赵云随时可以组织起第二道防线。
如果说赵云撤军之前刘备还有一些打仗的心思,但自从赵云撤到祏县之后,刘备也没什么打仗的心思了。
当初和曹操约定好的是一起攻打陈县,现在刘备已经做到这一点了,可以说完成了一个盟友的任务。
消灭赵云的有生力量,刘备也做到了,再怎么说这些天连续交战,赵云也要损失一些兵卒的,但让刘备完全把赵云困死那是不现实的。别说刘备了,就是曹操也这么想过,双方的兵力差距没那么大。
本来刘备和曹操的设想是消灭赵云三分之二以上的部队,让赵云手下的军队下降到五千到七千之间,但很可惜,赵云突围之后,手中依旧有一万二千多兵卒。陈县一战,赵云手中的兵力折损过半。
但必须说明的是,这一万二千兵卒全都是军中的精华所在,赵云再怎么脑残也不会让精锐兵卒和刘备曹仁硬拼的。
没有了进攻目标,刘备马上就不愿意进兵了,兴致勃勃的留在陈县和手下官员商讨称王一事。
事实上刘备已经有点清醒了,知道让赵云跑的太过轻松,但事已至此,刘备觉得自己还是装糊涂更好一些,嗯……还能麻痹一下曹操。
不得不说,刘备还是有些急智的。
曹仁再次来见刘备,请求刘备出兵相助,不过这次刘备就不那么好说话了,非常坚决的拒绝了曹仁的提议。刘备给出理由相当站得住脚,陈县已经是刘备所能控制的最远范围了。
再北上百里攻打祏县,恕刘备鞭长莫及。曹仁也没办法反驳,刘备说的就是事实,除非刘备有大量的骑兵,可以随时、快速的支援边境的城池,不然的话,刘备不可能控制太远的城池。
无奈之下,曹仁只得独自率军追击赵云,以解陈留之围。
赵云确实不敢和刘备、曹仁二人硬拼,但单独把曹仁挑出来赵云可不怕,二人手中的兵力相差无几。横渡濄水之后,赵云带领三千骑兵埋伏在濄水北岸,准备伏击曹仁,命令周仓带着大部队先行一步。
这是典型的半渡而击之战术,只不过是攻击的方向变换一下而已,但杀伤力还是一样的恐怖。
曹仁刚刚有两千余兵卒过河,还没列出阵势,就被赵云带着骑兵一阵冲杀。
本来刚渡河的兵卒就比较疲惫,再加上其中没有多少骑兵,还没有密实的阵型阻挡。所以赵云的骑兵表现的极度猖狂,一波乱箭之后,三千骑兵分成十队,列出三里宽的阵线,横着向曹仁的兵卒碾压过去。
曹兵刚刚上岸就早到迎头一棒,顿时被杀得血肉横飞,钢刀闪亮,铁蹄狰狞,一个照面之下,曹兵就被冲回濄水之中。
对岸的曹仁急的哇哇大叫,却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兵卒被肢解屠杀。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河对岸就平静下来,只剩下三千骑兵耸立当场,默默的注视着濄水。
曹仁也沉寂下来,他心里非常清楚,想要渡河不是那么容易的了。除非自己能运送一直骑兵过去,对抗河北铁骑,或者一下子就运送数千兵卒,能在对岸布置出一个简单的防御工事。
但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事情。
无奈之下,曹仁只等再寻过河地点,分散赵云的注意力。
也就在这时,李重又一次出手了,出手对付的目标还是刘备。不过这一次李重采取的办法非常诡异,那就是自己称王。李重命令陈琳上表献帝,自封为赵王!这是一个极其无耻的举动。
但李重有一点比刘备强的多,就是李重手下的文武比较心齐,李重的主要将领都出身寒门,比如赵云、太史慈、管亥、甘宁等人,他们对献帝根本谈不上忠心一说,像甘宁、管亥更是出身盗匪,本来就是对抗朝廷的存在。
李儒就不用说了,董卓当年干过的事大家都知道,罪魁祸首就是他。
程昱也是一样,他并没受到朝廷的恩惠,对于李重的举动也没什么愿意不愿意的,实际上程昱不表态,也就是赞同的意思,谁不愿意升官发财呢。
其中唯一对李重称王反感的就是陈宫,但陈宫在李重阵营中没有什么地位,也没有派系的支持,只能嘴里嘟囔几句而已。
李重极其无耻的称王,再次搅浑了一潭水。
刘备刚刚将称王运动平息下来,就在一次被李重搅动了,本来刘备已经做出决定,暂不称王,毕竟现在还在战时,而且曹操和李重都没有称王的举动,刘备觉得自己要是称王,容易被枪打出头鸟。
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刘备的荆州是巧取豪夺来的,根基还不稳,确实应当积攒一下实力,韬光养晦。
但现在李重称王了,刘备要是不称王,那就是矮李重一头,处处受到牵制。
刘备不得不佩服李重这个十足的滚刀肉,刘备就是想称王也要好好准备一下,万一引起李重和曹操的同仇敌忾就不妙了。但人家李重不,人家不在乎,反正现在李重已经是自己打两个了,破罐子破摔,形势还能再坏到哪去?
被李重这一搅和,刘备营中又一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称王运动。
被卷入泥潭的不光是刘备,曹操也跑不了,同样,曹操的阵营中也开始有人呼吁曹操进位魏王了。
但曹操比刘备还苦恼,刘备哪里还好,只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称王,一种是以后再称王。总体来说,刘备这里还好理顺,两个派系安抚一下就好了,至少耽误一些时间罢了。
曹操可不一样,曹操手下有三个派系,一种是称王,一种是以后再称王,一种是坚决不许曹操称王的。
和刘备一样,前两种只需要花费点时间就能安抚下来,第三种却让曹操头疼了。毫无疑问,反对曹操称王的都是汉室的死忠分子,无论到什么时候,总有一些人会坚持心中的信仰,至死不渝。
不管这种人做出的决定是对是错,但对他们的执念,你是不得不佩服的。
曹操很想将这些人赶尽杀绝,在曹操的眼中,这些人纯属添乱,让献帝亲政有什么好处?那个小屁孩儿有什么能耐。
可令曹操为难的是,荀彧、荀文若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换做是别人,曹操一定毫不犹豫的除掉他,杀掉一个死忠派是很麻烦,很容易引起非议,甚至引发一场“清君侧”的举动,但曹操真不在乎,这么多年下来,曹操已经暗地里收拾了不少人。
但是荀家的影响力太大了,曹操真的不敢轻举妄动。
每天个位数的红票,各位,能给蜘蛛匀一张吗?
诸葛亮的援军不是别人,正是荆州的老牌士族,蔡家!确切的说,是以蔡瑁为首的荆州土著集团。
毫无疑问,这也是李重授意的,李重给蔡瑁的建议是,哪一方弱势,就支持哪一方,一定要让刘备集团陷入内耗之中。
现在不赞成一方吃亏,蔡瑁立即表态支持。当然,蔡瑁也有借口,蔡瑁的借口就是祥瑞一说纯属雾中花、水中月,没有实际证据,刘备想要称王也可以,是不是先把白鹿抓到呢?
不然的话,到时候没有活生生的白鹿现世,岂不是有点贻笑大方。
蔡瑁说这话的时候真心有点脸红,那白鹿,稻生双禾,地涌甘泉什么的祥瑞都是他自己捏造出来了。
诸葛亮也有点怀疑蔡瑁的用意,但没办法,人家蔡瑁本来就是支持他。而且诸葛亮本身就出自荆州集团,想要建功立业的话,还需要荆州集团的大力支持,真没办法把蔡瑁踢出局。
于是刘备军中立即出现两个派系,一个是激进党,疯狂支持刘备称王。一个就是保守党,趋向于保守稳重,暂时不称王的。
总体来说,还是激进党占据上风,关羽、张飞的影响力太大了,而蔡瑁还在归隐状态中,掀不起太大的风浪。当然,最重要的是,激进党手中有兵权,保守党没有兵权,显得底气不足。
愈演愈烈的称王风暴几乎让陈县之外的刘备军放弃了攻城的念头,各级军官每天都在争吵之中,甚至还有挥拳相向的事情出现,刘备更是忙着拆看各级官员送来的书信,忙得不可开交。
没办法,刘备成不成王暂且不提,他总要看看谁支持,谁反对吧!
曹仁彻底傻眼了,刘备这边没心思攻打陈县,曹仁就独木难支了,他的兵力本来就和赵云差不多,别说攻城了,没有刘备的帮助,野战他都不一定能打过赵云。
关键时刻,李重再次出手,命令赵云撤兵至拓县。
拓县位于陈县以北一百二十里处,和陈县相比,距离陈留更近一些。由于刘备的军队无心作战,赵云突围相当轻松,几乎没什么损耗,就逃到拓县。
这就是留给刘备集团狗咬狗的时间,有赵云的威胁在,你们不是没时间讨论吗?好,我逃跑!你们不就是想打陈县吗?好,我让给你!
坦白说,陈县根本就不在李重的军事计划之内,那只是李重最前沿的阵地而已,李重要求保留的不是陈县,而是赵云手中的有生力量。只要有兵有将,赵云随时可以组织起第二道防线。
如果说赵云撤军之前刘备还有一些打仗的心思,但自从赵云撤到祏县之后,刘备也没什么打仗的心思了。
当初和曹操约定好的是一起攻打陈县,现在刘备已经做到这一点了,可以说完成了一个盟友的任务。
消灭赵云的有生力量,刘备也做到了,再怎么说这些天连续交战,赵云也要损失一些兵卒的,但让刘备完全把赵云困死那是不现实的。别说刘备了,就是曹操也这么想过,双方的兵力差距没那么大。
本来刘备和曹操的设想是消灭赵云三分之二以上的部队,让赵云手下的军队下降到五千到七千之间,但很可惜,赵云突围之后,手中依旧有一万二千多兵卒。陈县一战,赵云手中的兵力折损过半。
但必须说明的是,这一万二千兵卒全都是军中的精华所在,赵云再怎么脑残也不会让精锐兵卒和刘备曹仁硬拼的。
没有了进攻目标,刘备马上就不愿意进兵了,兴致勃勃的留在陈县和手下官员商讨称王一事。
事实上刘备已经有点清醒了,知道让赵云跑的太过轻松,但事已至此,刘备觉得自己还是装糊涂更好一些,嗯……还能麻痹一下曹操。
不得不说,刘备还是有些急智的。
曹仁再次来见刘备,请求刘备出兵相助,不过这次刘备就不那么好说话了,非常坚决的拒绝了曹仁的提议。刘备给出理由相当站得住脚,陈县已经是刘备所能控制的最远范围了。
再北上百里攻打祏县,恕刘备鞭长莫及。曹仁也没办法反驳,刘备说的就是事实,除非刘备有大量的骑兵,可以随时、快速的支援边境的城池,不然的话,刘备不可能控制太远的城池。
无奈之下,曹仁只得独自率军追击赵云,以解陈留之围。
赵云确实不敢和刘备、曹仁二人硬拼,但单独把曹仁挑出来赵云可不怕,二人手中的兵力相差无几。横渡濄水之后,赵云带领三千骑兵埋伏在濄水北岸,准备伏击曹仁,命令周仓带着大部队先行一步。
这是典型的半渡而击之战术,只不过是攻击的方向变换一下而已,但杀伤力还是一样的恐怖。
曹仁刚刚有两千余兵卒过河,还没列出阵势,就被赵云带着骑兵一阵冲杀。
本来刚渡河的兵卒就比较疲惫,再加上其中没有多少骑兵,还没有密实的阵型阻挡。所以赵云的骑兵表现的极度猖狂,一波乱箭之后,三千骑兵分成十队,列出三里宽的阵线,横着向曹仁的兵卒碾压过去。
曹兵刚刚上岸就早到迎头一棒,顿时被杀得血肉横飞,钢刀闪亮,铁蹄狰狞,一个照面之下,曹兵就被冲回濄水之中。
对岸的曹仁急的哇哇大叫,却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兵卒被肢解屠杀。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河对岸就平静下来,只剩下三千骑兵耸立当场,默默的注视着濄水。
曹仁也沉寂下来,他心里非常清楚,想要渡河不是那么容易的了。除非自己能运送一直骑兵过去,对抗河北铁骑,或者一下子就运送数千兵卒,能在对岸布置出一个简单的防御工事。
但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事情。
无奈之下,曹仁只等再寻过河地点,分散赵云的注意力。
也就在这时,李重又一次出手了,出手对付的目标还是刘备。不过这一次李重采取的办法非常诡异,那就是自己称王。李重命令陈琳上表献帝,自封为赵王!这是一个极其无耻的举动。
但李重有一点比刘备强的多,就是李重手下的文武比较心齐,李重的主要将领都出身寒门,比如赵云、太史慈、管亥、甘宁等人,他们对献帝根本谈不上忠心一说,像甘宁、管亥更是出身盗匪,本来就是对抗朝廷的存在。
李儒就不用说了,董卓当年干过的事大家都知道,罪魁祸首就是他。
程昱也是一样,他并没受到朝廷的恩惠,对于李重的举动也没什么愿意不愿意的,实际上程昱不表态,也就是赞同的意思,谁不愿意升官发财呢。
其中唯一对李重称王反感的就是陈宫,但陈宫在李重阵营中没有什么地位,也没有派系的支持,只能嘴里嘟囔几句而已。
李重极其无耻的称王,再次搅浑了一潭水。
刘备刚刚将称王运动平息下来,就在一次被李重搅动了,本来刘备已经做出决定,暂不称王,毕竟现在还在战时,而且曹操和李重都没有称王的举动,刘备觉得自己要是称王,容易被枪打出头鸟。
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刘备的荆州是巧取豪夺来的,根基还不稳,确实应当积攒一下实力,韬光养晦。
但现在李重称王了,刘备要是不称王,那就是矮李重一头,处处受到牵制。
刘备不得不佩服李重这个十足的滚刀肉,刘备就是想称王也要好好准备一下,万一引起李重和曹操的同仇敌忾就不妙了。但人家李重不,人家不在乎,反正现在李重已经是自己打两个了,破罐子破摔,形势还能再坏到哪去?
被李重这一搅和,刘备营中又一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称王运动。
被卷入泥潭的不光是刘备,曹操也跑不了,同样,曹操的阵营中也开始有人呼吁曹操进位魏王了。
但曹操比刘备还苦恼,刘备哪里还好,只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称王,一种是以后再称王。总体来说,刘备这里还好理顺,两个派系安抚一下就好了,至少耽误一些时间罢了。
曹操可不一样,曹操手下有三个派系,一种是称王,一种是以后再称王,一种是坚决不许曹操称王的。
和刘备一样,前两种只需要花费点时间就能安抚下来,第三种却让曹操头疼了。毫无疑问,反对曹操称王的都是汉室的死忠分子,无论到什么时候,总有一些人会坚持心中的信仰,至死不渝。
不管这种人做出的决定是对是错,但对他们的执念,你是不得不佩服的。
曹操很想将这些人赶尽杀绝,在曹操的眼中,这些人纯属添乱,让献帝亲政有什么好处?那个小屁孩儿有什么能耐。
可令曹操为难的是,荀彧、荀文若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换做是别人,曹操一定毫不犹豫的除掉他,杀掉一个死忠派是很麻烦,很容易引起非议,甚至引发一场“清君侧”的举动,但曹操真不在乎,这么多年下来,曹操已经暗地里收拾了不少人。
但是荀家的影响力太大了,曹操真的不敢轻举妄动。
每天个位数的红票,各位,能给蜘蛛匀一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