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蒋充的不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周易小说网 www.zhuoyj.com,最快更新锦绣大明最新章节!
又是一天的傍晚,县衙二堂。
蒋充作为掌握了全县钱粮事务的主簿,在这段收秋粮的日子里可着实有些忙碌。不时就有从下面的乡镇交送上来的秋粮等着他的验看并入库,另外更有不少公文也等着他这位主簿来批复决定。
此刻,在蒋充面前就摊着一份等候批复的公文,另外案前还站着一名户房书吏正向他禀报着这一天收粮的情况,哪个村子粮食已交到数,哪个村子又缺了多少斤粮食,这些都需要他这个主簿心中有数,并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催粮。
其实这些日子来,他一直都是如此忙碌地过来了,有时就连放衙之后,他还得在公房中忙着,直到夜深。既然蒋充把县中主管钱粮的大权都揽在了自己手中,他就必须习惯这时的忙碌,以往他也很享受这样揽着一县经济大权的感觉。
只是今日的蒋主簿比起往日来却明显有些心不在焉,不光眼睛都没有落在面前的那份公文上,甚至对那名手下的禀报也是充耳不闻,一双眼只是不住地向门外瞥着,似乎在等着什么。
那书吏也明显感觉到了上司的异样,便匆匆忙忙地把今日的情况禀报后,告辞出门。这时,又一名书吏走了进来,只是他打理的却不是收税这等要事,而是以整理县衙这些年来的账册为主要工作。
但一见他来,蒋充却嚯地站起了身来,一脸凝重地道:“可查清楚了吗?杨大人他调了哪些账册?”
原来就在今天一早,蒋充得到了一个叫他有些紧张的消息,县令杨晨从昨天开始就在着手查看县衙中的各种卷宗档案,似乎想找什么。这下本就心里有鬼的蒋主簿可就感到紧张了,他当即让手下主管衙门账册卷宗的书吏仔细留意,看杨晨到底在查看什么,是否会影响到自己。
那名书吏见他如此模样,也不觉有些紧张了,干咳了一下后才道:“回大人,县尊他查的是县衙银库和粮库的账册。着重查看的,还有我县常平仓的粮食出入情况……”
“什么?他竟查到了常平仓上去了?”蒋充只觉心里一紧,脸色更加发白了些。直到端起已放凉了的茶水咕咚咕咚灌下大半杯,才算是稳住了心神。
这常平仓,乃是古时候各地为了防止饥荒饿死治下百姓所设的一个官仓。每年秋收之后,各地都会将一部分粮食储存到常平仓中以备不时之需。一旦真遇到了灾年,官府就会把这里面的粮食调拨出来救济灾民,或是拿来平抑因为灾荒而不断上涨的粮食价格,可算是古代少有的宏观调控手段了。
也正因为常平仓里的粮食只在出现灾难后才会动用,便成了一些心怀不轨之人以公肥私的目标所在。因为只要是正常的年景,常平仓就只入不出,粮食在那儿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倒是那些存放了三年甚至更久的粮食,会因为霉变而被官府倒去。
既然如此,一些衙门中人便把脑筋动到了常平仓的粮食上来。反正这些粮食空放着也没什么用,还不如拿出来贩卖,给自己牟取利益呢。而作为诸暨县主管钱粮事务的官员,蒋充自然没有少干这种事情,尤其是他背后的郦家,更因此得了不少的好处。
所以当听说杨晨居然着手调查常平仓后,蒋充就显得很是慌乱了。
“大人……大人……”那书吏见蒋充有些失神,心下也有些紧张了,赶紧叫了两声,这才让他回过神来。略一定神,他才摆了摆手:“你且去吧。记住,今日之事不可让第三人知晓,否则……”
“是,小的明白。”那书吏久在县衙里厮混,怎么能不知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的道理呢?答应之后,便满腹心事地退了出去。
这一下,蒋充是彻底没有心思再处理公务了。眼看天色已暗,到了放衙时分,便把面前的公文一合,迈着略显沉重的脚步离开了县衙。
蒋充离开衙门后,却并未回家,而是径自来到了郦家大宅。
这郦家虽然与宣家齐名,在诸暨被人合称为郦半城与宣半城,但事实若论家底的殷实,他们却要远胜过宣家的。这从郦家大宅整体的格局与气派上,都能看出一斑来。
在同传进入郦家,被人引进书房中等候后,蒋充这个在诸暨县中可称为第三人的主簿竟显得格外拘谨,就连面前杯中之水都没有喝上一口,只是不安地看着门外,静等这郦家之人。
在等了有半来个时辰后,两名四五十岁,长相颇有几分相似的男子才走进了书房。前面一人面白须长,仪表堂堂,正是郦家如今的家主郦承纲,而后面跟随那人,则带了几分凶悍之气,却是郦承纲的三弟郦承缙。
一见两人到来,蒋充便把有些焦急的神情一敛,赶紧起身拱手迎接。
“哟,这是什么风竟把蒋主簿你给吹来了。”郦承缙一见他,便笑着打趣道。
郦承纲可比自己弟弟要正经多了,走到主位坐下后,才看向蒋充:“可是县衙里遇到了什么麻烦吗?”
蒋充赶紧点头,正要说什么时,郦承缙又是一声笑:“听说咱们县衙里又多了两个衙差,还是杨县令亲自寻来的,可是真的?”
蒋充看了郦承纲一眼,见对方点头,才道:“回三爷的话,正是。那叫阮通和王海的两人是县令大人的同乡,因为在家乡出了事,便找到了咱们县来。”
“嘿,什么在家乡待不下去,这话老大你也不会信吧?八成是杨县令找来的帮手。”郦承缙说着面色一沉:“你怎么就不阻挠一下呢?眼看着杨县令在县衙里的势力是越来越大了,难道你蒋主簿就不慌吗?”
“这个……我确实有些不安。不过,这种事情我这个主簿也说不上话哪。毕竟县衙里录几个人都是县令大人,或是典史做主的。而新任的典史俞平可不敢与县令大人争哪。”蒋充忙为自己开脱道。
郦承缙还想说什么,却被兄长一摆手给打断了:“好啦,事情都已发生,再说也没有什么意思。这事确实怪不得蒋主簿,若非宣闯那个蠢材中了计丢了官,那杨晨何至于有今日的势头。俞平身后可没有宣家撑腰,所以反倒要靠杨晨在后支持,自然不会驳了他的面子。一两个衙役,还改变不了现在的局面。”说着一顿,才看向蒋充:“说说吧,你今日为了何事而来?看你这么急着赶来,事情应该不小吧?”
他这话一问,蒋充竟突然离开了座位,向他跪了下来道:“还望郦员外救我!”
郦家兄弟见他突然如此,明显愣了下,郦承纲赶紧道:“蒋主簿你怎的如此,快快起来!你是官我是民,我们可受不得如此重礼!”话虽然是这么说的,可他却没有起身避让的意思,更别提上前将蒋充搀扶起来了。
直到蒋充向他磕下头去,郦承纲才给兄弟打了个眼色,后者才过去将人搀起,同时口中问道:“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严重事情了,竟把蒋主簿你给逼成这样?”
蒋充此刻自然不会,也不敢计较对方托大的行止,只是苦着张脸道:“下官刚刚得到消息,杨县令这两日里在查县衙的账目,尤其是对常平仓的查察,更是细致,几乎翻到了三年前了……”
这回,就连郦家兄弟的脸色也变得郑重起来。这些年来,他们郦家可没少从常平仓里得好处,自然知道现在仓中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了。略一沉吟,郦承纲便道:“虽然事情有些麻烦,但你也不必如此焦急。我们以前也不是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一样能糊弄过去吗?”
蒋充明白他指的是什么对策,用泥沙代替粮食放在仓中等待检验。这一招他们确实曾得逞过好几次,但这回他可没有把握了:“我以为这回不同以往,此法不可行。那杨县令可是个精明之人,眼中更揉不得沙子,一旦叫他看出问题来,只怕下官……”
“那依你之见,又该如何应对呢?”郦承纲也知道杨晨不同以前那些县令,不但因为他的精明,更因为如今他在县里已有了一定的名声,就连宣家都不能拿他怎么样,郦家自然也得小心应付。
蒋充听他这么说来,心下略安,便小心地道:“以我之见,只有把仓里短缺的粮食给补上这一个途径了。”
“补上短缺的粮食……这个窟窿可不小哪。你以为这回需要多少粮食才能掩盖问题?”郦承纲略一皱眉问道。
“下官之前已算过了,现在仓中粮食不足账面上的三成,若要让杨知县看不出问题来,怎么也得要五百石左右的粮食!”蒋充报出这个数字后,便很是不安地抬头看了郦承纲一眼,他很清楚,这个数字可是颇大,即便是郦家也未必能坦然接受。
又是一天的傍晚,县衙二堂。
蒋充作为掌握了全县钱粮事务的主簿,在这段收秋粮的日子里可着实有些忙碌。不时就有从下面的乡镇交送上来的秋粮等着他的验看并入库,另外更有不少公文也等着他这位主簿来批复决定。
此刻,在蒋充面前就摊着一份等候批复的公文,另外案前还站着一名户房书吏正向他禀报着这一天收粮的情况,哪个村子粮食已交到数,哪个村子又缺了多少斤粮食,这些都需要他这个主簿心中有数,并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催粮。
其实这些日子来,他一直都是如此忙碌地过来了,有时就连放衙之后,他还得在公房中忙着,直到夜深。既然蒋充把县中主管钱粮的大权都揽在了自己手中,他就必须习惯这时的忙碌,以往他也很享受这样揽着一县经济大权的感觉。
只是今日的蒋主簿比起往日来却明显有些心不在焉,不光眼睛都没有落在面前的那份公文上,甚至对那名手下的禀报也是充耳不闻,一双眼只是不住地向门外瞥着,似乎在等着什么。
那书吏也明显感觉到了上司的异样,便匆匆忙忙地把今日的情况禀报后,告辞出门。这时,又一名书吏走了进来,只是他打理的却不是收税这等要事,而是以整理县衙这些年来的账册为主要工作。
但一见他来,蒋充却嚯地站起了身来,一脸凝重地道:“可查清楚了吗?杨大人他调了哪些账册?”
原来就在今天一早,蒋充得到了一个叫他有些紧张的消息,县令杨晨从昨天开始就在着手查看县衙中的各种卷宗档案,似乎想找什么。这下本就心里有鬼的蒋主簿可就感到紧张了,他当即让手下主管衙门账册卷宗的书吏仔细留意,看杨晨到底在查看什么,是否会影响到自己。
那名书吏见他如此模样,也不觉有些紧张了,干咳了一下后才道:“回大人,县尊他查的是县衙银库和粮库的账册。着重查看的,还有我县常平仓的粮食出入情况……”
“什么?他竟查到了常平仓上去了?”蒋充只觉心里一紧,脸色更加发白了些。直到端起已放凉了的茶水咕咚咕咚灌下大半杯,才算是稳住了心神。
这常平仓,乃是古时候各地为了防止饥荒饿死治下百姓所设的一个官仓。每年秋收之后,各地都会将一部分粮食储存到常平仓中以备不时之需。一旦真遇到了灾年,官府就会把这里面的粮食调拨出来救济灾民,或是拿来平抑因为灾荒而不断上涨的粮食价格,可算是古代少有的宏观调控手段了。
也正因为常平仓里的粮食只在出现灾难后才会动用,便成了一些心怀不轨之人以公肥私的目标所在。因为只要是正常的年景,常平仓就只入不出,粮食在那儿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倒是那些存放了三年甚至更久的粮食,会因为霉变而被官府倒去。
既然如此,一些衙门中人便把脑筋动到了常平仓的粮食上来。反正这些粮食空放着也没什么用,还不如拿出来贩卖,给自己牟取利益呢。而作为诸暨县主管钱粮事务的官员,蒋充自然没有少干这种事情,尤其是他背后的郦家,更因此得了不少的好处。
所以当听说杨晨居然着手调查常平仓后,蒋充就显得很是慌乱了。
“大人……大人……”那书吏见蒋充有些失神,心下也有些紧张了,赶紧叫了两声,这才让他回过神来。略一定神,他才摆了摆手:“你且去吧。记住,今日之事不可让第三人知晓,否则……”
“是,小的明白。”那书吏久在县衙里厮混,怎么能不知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的道理呢?答应之后,便满腹心事地退了出去。
这一下,蒋充是彻底没有心思再处理公务了。眼看天色已暗,到了放衙时分,便把面前的公文一合,迈着略显沉重的脚步离开了县衙。
蒋充离开衙门后,却并未回家,而是径自来到了郦家大宅。
这郦家虽然与宣家齐名,在诸暨被人合称为郦半城与宣半城,但事实若论家底的殷实,他们却要远胜过宣家的。这从郦家大宅整体的格局与气派上,都能看出一斑来。
在同传进入郦家,被人引进书房中等候后,蒋充这个在诸暨县中可称为第三人的主簿竟显得格外拘谨,就连面前杯中之水都没有喝上一口,只是不安地看着门外,静等这郦家之人。
在等了有半来个时辰后,两名四五十岁,长相颇有几分相似的男子才走进了书房。前面一人面白须长,仪表堂堂,正是郦家如今的家主郦承纲,而后面跟随那人,则带了几分凶悍之气,却是郦承纲的三弟郦承缙。
一见两人到来,蒋充便把有些焦急的神情一敛,赶紧起身拱手迎接。
“哟,这是什么风竟把蒋主簿你给吹来了。”郦承缙一见他,便笑着打趣道。
郦承纲可比自己弟弟要正经多了,走到主位坐下后,才看向蒋充:“可是县衙里遇到了什么麻烦吗?”
蒋充赶紧点头,正要说什么时,郦承缙又是一声笑:“听说咱们县衙里又多了两个衙差,还是杨县令亲自寻来的,可是真的?”
蒋充看了郦承纲一眼,见对方点头,才道:“回三爷的话,正是。那叫阮通和王海的两人是县令大人的同乡,因为在家乡出了事,便找到了咱们县来。”
“嘿,什么在家乡待不下去,这话老大你也不会信吧?八成是杨县令找来的帮手。”郦承缙说着面色一沉:“你怎么就不阻挠一下呢?眼看着杨县令在县衙里的势力是越来越大了,难道你蒋主簿就不慌吗?”
“这个……我确实有些不安。不过,这种事情我这个主簿也说不上话哪。毕竟县衙里录几个人都是县令大人,或是典史做主的。而新任的典史俞平可不敢与县令大人争哪。”蒋充忙为自己开脱道。
郦承缙还想说什么,却被兄长一摆手给打断了:“好啦,事情都已发生,再说也没有什么意思。这事确实怪不得蒋主簿,若非宣闯那个蠢材中了计丢了官,那杨晨何至于有今日的势头。俞平身后可没有宣家撑腰,所以反倒要靠杨晨在后支持,自然不会驳了他的面子。一两个衙役,还改变不了现在的局面。”说着一顿,才看向蒋充:“说说吧,你今日为了何事而来?看你这么急着赶来,事情应该不小吧?”
他这话一问,蒋充竟突然离开了座位,向他跪了下来道:“还望郦员外救我!”
郦家兄弟见他突然如此,明显愣了下,郦承纲赶紧道:“蒋主簿你怎的如此,快快起来!你是官我是民,我们可受不得如此重礼!”话虽然是这么说的,可他却没有起身避让的意思,更别提上前将蒋充搀扶起来了。
直到蒋充向他磕下头去,郦承纲才给兄弟打了个眼色,后者才过去将人搀起,同时口中问道:“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严重事情了,竟把蒋主簿你给逼成这样?”
蒋充此刻自然不会,也不敢计较对方托大的行止,只是苦着张脸道:“下官刚刚得到消息,杨县令这两日里在查县衙的账目,尤其是对常平仓的查察,更是细致,几乎翻到了三年前了……”
这回,就连郦家兄弟的脸色也变得郑重起来。这些年来,他们郦家可没少从常平仓里得好处,自然知道现在仓中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了。略一沉吟,郦承纲便道:“虽然事情有些麻烦,但你也不必如此焦急。我们以前也不是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一样能糊弄过去吗?”
蒋充明白他指的是什么对策,用泥沙代替粮食放在仓中等待检验。这一招他们确实曾得逞过好几次,但这回他可没有把握了:“我以为这回不同以往,此法不可行。那杨县令可是个精明之人,眼中更揉不得沙子,一旦叫他看出问题来,只怕下官……”
“那依你之见,又该如何应对呢?”郦承纲也知道杨晨不同以前那些县令,不但因为他的精明,更因为如今他在县里已有了一定的名声,就连宣家都不能拿他怎么样,郦家自然也得小心应付。
蒋充听他这么说来,心下略安,便小心地道:“以我之见,只有把仓里短缺的粮食给补上这一个途径了。”
“补上短缺的粮食……这个窟窿可不小哪。你以为这回需要多少粮食才能掩盖问题?”郦承纲略一皱眉问道。
“下官之前已算过了,现在仓中粮食不足账面上的三成,若要让杨知县看不出问题来,怎么也得要五百石左右的粮食!”蒋充报出这个数字后,便很是不安地抬头看了郦承纲一眼,他很清楚,这个数字可是颇大,即便是郦家也未必能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