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4章 挂钩终于挂上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周易小说网 www.zhuoyj.com,最快更新宗明天下最新章节!
“朕之想法,与诸位爱卿不同。”
允熥说道:“朕以为,这些白莲教徒还有用处。是以,所有反正之白莲教徒,只要愿意投靠朝廷,朕都不会下旨降下死罪。”
之后,在在场的大臣们出言之前,允熥又问道:“诸位爱卿,你们可知晓白莲教的渊源?”
“陛下,臣对明教之渊源略知一二。臣曾经看过朝廷查获的有关明教历史的一些记载。”齐泰出言道:“明教,诞生于西方之国家波斯,大约在三国年间,有一个名叫摩尼的人创立该教。该教当时以创立者之姓名称之为摩尼教。教中人称呼其创始人摩尼为明使,崇信之神灵叫做明尊。唐朝宪宗元和年间,该教传入中原,中原百姓亦称之为摩尼教。”
“该教认为人世间一切人、事、物皆有善恶,善为光明,恶为黑暗,而光明必会战胜黑暗,人类若依该教之真理与神之志向,终必走向光明、极乐之世界;而无始以来明暗相交,恶魔恒于暗界,纷扰不息,致今之世界依然善恶混淆,故人当努力向善,以造成光明世界。因其教义,后来该教教众称呼本教为明教。但自从唐末以来,此教与佛教多有冲突,因此佛教徒多称之为魔教。”
“两宋时,该教流行于淮南、两浙、江东、江西、福建等地。宋徽宗年间,因宋廷在江南强征花石纲,许多百姓破家,沦为赤贫,使得宋廷在江南民愤极大。趁此时机,明教在江南的教主方腊造反,意图推翻宋廷,但被剿灭。明教也为宋廷严禁。但后高宗南迁,又解除禁令。”
“之后,元灭宋。之后元末又有许多明教众人造反。至本朝,先帝下诏严禁白莲社、明教,并把取缔“左道邪术“写进《大明律》十一《礼律》。此后至今,明教大多改名为白莲教,亦或改名为弥勒教。”齐泰最后说道。
最后从元到明初这一段齐泰介绍的十分简略,主要是因为当初朱元璋似乎也做过明教徒,但后来又严禁明教,所以他不敢介绍的太清楚。不过这段历史在场官员没有不知道的,确实也不必介绍的太详细。
“齐卿说的不错,白莲教原诞生于波斯,唐代传进中原。但这一教不仅在中原传播,自从摩尼创立此教以来,同时向东西两面传播,而且在东晋至唐初时一度为信徒极多、传播范围极广之宗教。”
“但在西方,于白莲教创立之前二百余年,已有一名叫耶稣者创立十字教,白莲教向西传播时,十字教在拂菻等地已有许多信众,后来就连拂菻权势最大的一位皇帝也信奉十字教,严禁其他宗教,白莲教从此在拂菻销声匿迹。”
“后于唐代初年,天方之地有人创立天方教,而且建立大食国,借助国家之力也消灭了其他宗教,所以现在在天方,包括波斯等地白莲教也已消失无踪。”
“但在东方,诸国统治者并未如同西方国家那般借助国家之力严禁其他宗教,允许各教流传,是以中原与印度此白莲教仍然流传下来。虽然自从先帝称帝后严禁白莲教,但毕竟时日尚短,而且大明也并未只尊崇一种宗教,白莲教可以在表面上借助佛道改头换面继续流传,是以此教仍然流传。”
“而在印度,虽然大多贵族与百姓信奉婆罗门教,但也并未严禁白莲教,是以同样仍在流传。只是与佛教一样,信众较少。”允熥介绍了一下白莲教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的历史。
“陛下的意思是,让白莲教徒去印度?”练子宁犹豫着说道。
“爱卿果然猜中了朕的心思。”允熥笑道。他就估计练子宁会头一个猜出这一层意思。练子宁洪武二十五年就在他身旁做东宫属官,至今已经二十年有余,又十分聪慧,应该能够猜到。
不过,允熥笑着说话的时候眼角的余光微微扫过秦松。秦松差不多洪武二十八年起跟着自己为官,也十分聪明,更因为掌管锦衣卫对自己的施政更加了解,也能猜出来。只不过秦松不好出风头,锦衣卫指挥使的官职也不适合出风头,不会说出来。
“陛下,即使如此,臣也以为不妥。”黄淮又道:“白莲教多年被朝廷禁止,即使朝廷赦免他们的死罪,将他们流放到印度,他们也未必会对朝廷感恩戴德。不,臣以为,他们必定不会对朝廷感恩戴德。这样一来,若是流放到印度的白莲教徒人数少些还罢了,若是人数众多,多半不会听从璐国公之命令,甚至与当地的白莲教徒合谋对付璐国公。所以,臣以为此事不妥。”
“陛下,臣赞同黄尚书之意见。”蹇义也说道:“即使陛下要用白莲教,也应当将其首要人物都处死,打散教众,而非将白莲教徒随意流放到印度。他们到了印度定然不会听从璐国公之令,而是会仍然听从原本教中首要人物之令。”
“朕何时说过,要将他们随意流放到印度了?”允熥忽然反驳道。
“陛下适才的意思,不是如此么?”黄淮疑惑地问道。
“当然不是。”允熥笑道:“朕当然不会认为仅仅赦免他们的死罪,就能让白莲教徒对朝廷死心塌地言听计从。朕的意思是,回溯明初历史,解开当初先帝受到的蒙蔽,将白莲教不再算作左道邪术,除之前曾犯下过错造反之人外,其余白莲教徒均无罪。”
“这!”练子宁不由得惊讶地叫喊出来。他虽然猜到了允熥的第一层意思,也就是要将白莲教徒流放到印度,但也没能猜到第二层意思。而且这第二层意思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不仅是他,在场众人包括秦松在内,都没有猜出允熥的这一层意思。但齐泰惊讶过后,却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陛下,白莲教为左道邪术乃是先帝钦定,岂能随意废除?”蹇义惊讶过后,马上说道。虽然允熥已经改过朱元璋制定的许多制度了,但大多通过迂回的方式,而且取得朝中大多数人的支持后才实行;而废除白莲教左道邪术的地位在朝中恐怕不会有多少支持者,皇族因为这是朱元璋明言定下的,也未必会支持。这样一来,允熥废除这一条面对的压力会很大。而且在他们看来得不偿失:完全可以将白莲教打散分别派到许多海外之土,而非非要让他们继续攥成一团。
“朕记得白莲教为左道邪术乃是李善长向先帝进言,先帝方才纳入《大明律》。凡是《大明律》之中的律令,均要加盖玉玺圣旨明文下发,但先帝纵使十分勤于政事,仍无法将朝政事无巨细亲自决定,这一条多半先帝并未细想,当时又十分信任李善长,所以纳入《大明律》。而非先帝多赞同。”
允熥先强辩了几句,又赶忙说道:“而且当初先帝为何会同意认定白莲教为左道邪术?是因先帝称帝后白莲教仍然反对大明朝廷;可为何在先帝称帝后白莲教仍然反对大明朝廷?则是因为先帝又一次疏忽。先帝继位后,随即下令开始修《元史》,而且以蒙元为中华正溯。但白莲教以蒙元为哒虏,不认为其为中华正溯,这才反对朝廷。因其反对朝廷,先帝才禁绝白莲教。”
“但奉蒙元为中华正溯实乃先帝之疏漏。蒙元虽然嘴上说入华夏则华夏之,且国号也是来自于易经,但其国皇帝多半只是粗通汉文,做派也仍然与原来一样,选官任官也以蒙古人为主,甚至自西方而来的色目人做官也比汉人容易,蒙古百姓地位更是百倍于汉人百姓。这样之国家,岂能是中华正溯?”
“因此白莲教反对蒙元为中华正溯乃是正理,反而是先帝当初有所疏漏。既然导致白莲教反对朝廷,先帝下令禁绝白莲教的缘故乃是先帝疏漏,朕也已经更改,如何不能将白莲教从左道邪术中去除?”允熥最后说道。
听到这番话,在场本来还想继续进谏的官员顿时沉默起来,不再说话,一时间整个宫殿都十分安静,什么声音也没有。
允熥的话当然有问题。当初朱元璋禁绝白莲教的原因有很多,因为蒙元是否是中华正溯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缘故。但当允熥将这个缘故单独挑出来,甚至作为主要原因的时候,他们却很难反驳,或者说不愿反驳。
首先,贬低蒙元对于所有的朝臣来说是政治正确。正如允熥所说,蒙元历代皇帝在选官上歧视汉人,汉人的人数是蒙古人的数十倍,但为官的汉人比蒙古人还少,甚至比色目人还少,汉人士绅恨蒙元入骨,他们绝对不会对蒙元说好话。把蒙元从中华正溯中排除出去他们可是非常高兴的。实际上,当年朱元璋将蒙元算作中华正溯的时候许多文官反对,历史上明代后期真的否定了蒙元的正统地位。
“朕之想法,与诸位爱卿不同。”
允熥说道:“朕以为,这些白莲教徒还有用处。是以,所有反正之白莲教徒,只要愿意投靠朝廷,朕都不会下旨降下死罪。”
之后,在在场的大臣们出言之前,允熥又问道:“诸位爱卿,你们可知晓白莲教的渊源?”
“陛下,臣对明教之渊源略知一二。臣曾经看过朝廷查获的有关明教历史的一些记载。”齐泰出言道:“明教,诞生于西方之国家波斯,大约在三国年间,有一个名叫摩尼的人创立该教。该教当时以创立者之姓名称之为摩尼教。教中人称呼其创始人摩尼为明使,崇信之神灵叫做明尊。唐朝宪宗元和年间,该教传入中原,中原百姓亦称之为摩尼教。”
“该教认为人世间一切人、事、物皆有善恶,善为光明,恶为黑暗,而光明必会战胜黑暗,人类若依该教之真理与神之志向,终必走向光明、极乐之世界;而无始以来明暗相交,恶魔恒于暗界,纷扰不息,致今之世界依然善恶混淆,故人当努力向善,以造成光明世界。因其教义,后来该教教众称呼本教为明教。但自从唐末以来,此教与佛教多有冲突,因此佛教徒多称之为魔教。”
“两宋时,该教流行于淮南、两浙、江东、江西、福建等地。宋徽宗年间,因宋廷在江南强征花石纲,许多百姓破家,沦为赤贫,使得宋廷在江南民愤极大。趁此时机,明教在江南的教主方腊造反,意图推翻宋廷,但被剿灭。明教也为宋廷严禁。但后高宗南迁,又解除禁令。”
“之后,元灭宋。之后元末又有许多明教众人造反。至本朝,先帝下诏严禁白莲社、明教,并把取缔“左道邪术“写进《大明律》十一《礼律》。此后至今,明教大多改名为白莲教,亦或改名为弥勒教。”齐泰最后说道。
最后从元到明初这一段齐泰介绍的十分简略,主要是因为当初朱元璋似乎也做过明教徒,但后来又严禁明教,所以他不敢介绍的太清楚。不过这段历史在场官员没有不知道的,确实也不必介绍的太详细。
“齐卿说的不错,白莲教原诞生于波斯,唐代传进中原。但这一教不仅在中原传播,自从摩尼创立此教以来,同时向东西两面传播,而且在东晋至唐初时一度为信徒极多、传播范围极广之宗教。”
“但在西方,于白莲教创立之前二百余年,已有一名叫耶稣者创立十字教,白莲教向西传播时,十字教在拂菻等地已有许多信众,后来就连拂菻权势最大的一位皇帝也信奉十字教,严禁其他宗教,白莲教从此在拂菻销声匿迹。”
“后于唐代初年,天方之地有人创立天方教,而且建立大食国,借助国家之力也消灭了其他宗教,所以现在在天方,包括波斯等地白莲教也已消失无踪。”
“但在东方,诸国统治者并未如同西方国家那般借助国家之力严禁其他宗教,允许各教流传,是以中原与印度此白莲教仍然流传下来。虽然自从先帝称帝后严禁白莲教,但毕竟时日尚短,而且大明也并未只尊崇一种宗教,白莲教可以在表面上借助佛道改头换面继续流传,是以此教仍然流传。”
“而在印度,虽然大多贵族与百姓信奉婆罗门教,但也并未严禁白莲教,是以同样仍在流传。只是与佛教一样,信众较少。”允熥介绍了一下白莲教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的历史。
“陛下的意思是,让白莲教徒去印度?”练子宁犹豫着说道。
“爱卿果然猜中了朕的心思。”允熥笑道。他就估计练子宁会头一个猜出这一层意思。练子宁洪武二十五年就在他身旁做东宫属官,至今已经二十年有余,又十分聪慧,应该能够猜到。
不过,允熥笑着说话的时候眼角的余光微微扫过秦松。秦松差不多洪武二十八年起跟着自己为官,也十分聪明,更因为掌管锦衣卫对自己的施政更加了解,也能猜出来。只不过秦松不好出风头,锦衣卫指挥使的官职也不适合出风头,不会说出来。
“陛下,即使如此,臣也以为不妥。”黄淮又道:“白莲教多年被朝廷禁止,即使朝廷赦免他们的死罪,将他们流放到印度,他们也未必会对朝廷感恩戴德。不,臣以为,他们必定不会对朝廷感恩戴德。这样一来,若是流放到印度的白莲教徒人数少些还罢了,若是人数众多,多半不会听从璐国公之命令,甚至与当地的白莲教徒合谋对付璐国公。所以,臣以为此事不妥。”
“陛下,臣赞同黄尚书之意见。”蹇义也说道:“即使陛下要用白莲教,也应当将其首要人物都处死,打散教众,而非将白莲教徒随意流放到印度。他们到了印度定然不会听从璐国公之令,而是会仍然听从原本教中首要人物之令。”
“朕何时说过,要将他们随意流放到印度了?”允熥忽然反驳道。
“陛下适才的意思,不是如此么?”黄淮疑惑地问道。
“当然不是。”允熥笑道:“朕当然不会认为仅仅赦免他们的死罪,就能让白莲教徒对朝廷死心塌地言听计从。朕的意思是,回溯明初历史,解开当初先帝受到的蒙蔽,将白莲教不再算作左道邪术,除之前曾犯下过错造反之人外,其余白莲教徒均无罪。”
“这!”练子宁不由得惊讶地叫喊出来。他虽然猜到了允熥的第一层意思,也就是要将白莲教徒流放到印度,但也没能猜到第二层意思。而且这第二层意思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不仅是他,在场众人包括秦松在内,都没有猜出允熥的这一层意思。但齐泰惊讶过后,却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陛下,白莲教为左道邪术乃是先帝钦定,岂能随意废除?”蹇义惊讶过后,马上说道。虽然允熥已经改过朱元璋制定的许多制度了,但大多通过迂回的方式,而且取得朝中大多数人的支持后才实行;而废除白莲教左道邪术的地位在朝中恐怕不会有多少支持者,皇族因为这是朱元璋明言定下的,也未必会支持。这样一来,允熥废除这一条面对的压力会很大。而且在他们看来得不偿失:完全可以将白莲教打散分别派到许多海外之土,而非非要让他们继续攥成一团。
“朕记得白莲教为左道邪术乃是李善长向先帝进言,先帝方才纳入《大明律》。凡是《大明律》之中的律令,均要加盖玉玺圣旨明文下发,但先帝纵使十分勤于政事,仍无法将朝政事无巨细亲自决定,这一条多半先帝并未细想,当时又十分信任李善长,所以纳入《大明律》。而非先帝多赞同。”
允熥先强辩了几句,又赶忙说道:“而且当初先帝为何会同意认定白莲教为左道邪术?是因先帝称帝后白莲教仍然反对大明朝廷;可为何在先帝称帝后白莲教仍然反对大明朝廷?则是因为先帝又一次疏忽。先帝继位后,随即下令开始修《元史》,而且以蒙元为中华正溯。但白莲教以蒙元为哒虏,不认为其为中华正溯,这才反对朝廷。因其反对朝廷,先帝才禁绝白莲教。”
“但奉蒙元为中华正溯实乃先帝之疏漏。蒙元虽然嘴上说入华夏则华夏之,且国号也是来自于易经,但其国皇帝多半只是粗通汉文,做派也仍然与原来一样,选官任官也以蒙古人为主,甚至自西方而来的色目人做官也比汉人容易,蒙古百姓地位更是百倍于汉人百姓。这样之国家,岂能是中华正溯?”
“因此白莲教反对蒙元为中华正溯乃是正理,反而是先帝当初有所疏漏。既然导致白莲教反对朝廷,先帝下令禁绝白莲教的缘故乃是先帝疏漏,朕也已经更改,如何不能将白莲教从左道邪术中去除?”允熥最后说道。
听到这番话,在场本来还想继续进谏的官员顿时沉默起来,不再说话,一时间整个宫殿都十分安静,什么声音也没有。
允熥的话当然有问题。当初朱元璋禁绝白莲教的原因有很多,因为蒙元是否是中华正溯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缘故。但当允熥将这个缘故单独挑出来,甚至作为主要原因的时候,他们却很难反驳,或者说不愿反驳。
首先,贬低蒙元对于所有的朝臣来说是政治正确。正如允熥所说,蒙元历代皇帝在选官上歧视汉人,汉人的人数是蒙古人的数十倍,但为官的汉人比蒙古人还少,甚至比色目人还少,汉人士绅恨蒙元入骨,他们绝对不会对蒙元说好话。把蒙元从中华正溯中排除出去他们可是非常高兴的。实际上,当年朱元璋将蒙元算作中华正溯的时候许多文官反对,历史上明代后期真的否定了蒙元的正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