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多方的关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周易小说网 www.zhuoyj.com,最快更新宗明天下最新章节!
深宫中的熙瑶姐妹又一次迅速知道了府试的结果,熙瑶当场赏赐了报信的宦官一个菏北磁州窑的茶杯。如果这个宦官能够将这个茶杯子子孙孙流传下去,等于获得了超过一千万的资产。哎,好像有哪里不对。
不过不管哪里不对,熙瑶都非常高兴,她不顾自己已经怀孕六个多月的事情,高兴的站起来走着,还对熙怡笑道:“扬儿又中了一个案首,这下子就是两个案首了。若院试仍然能够中案首,就是小三元了。小三元虽然比大三元容易的多,也没有几个人能得到。”
熙怡当然也很高兴,但她脸上却不只是高兴,还略带忧色说道:“姐姐,扬儿中了案首自然高兴,可是恐怕朝中的大臣会有些异议吧。”
熙瑶问道:“什么异议?”
熙怡诧异的看了一眼她,‘我都能想到的事情,姐姐竟然想不到?’
熙瑶被熙怡的眼神弄得有些迷糊,想了想才想到大臣们可能怀疑薛熙扬作弊之事。她刚才被这个喜讯所冲击,又可能因为怀孕智商下降,所以竟然一时没有想到。
不过熙瑶作了几年的太孙妃和皇后,虽然对允熥还是小心,但已经不是之前的她了。她说道:“作为身份不同于普通百姓的人,一举一动本就惹人注目并且引起不怀好意之人的猜疑,即使薛熙扬仅仅只是位列中游考过,一样会有人怀疑他作弊。”
“不仅仅是咱们家,就是一般的朝廷重臣,县试、府试、院试大家不会怎么关心,乡试和会试同样惹人注意,稍有疏漏也会被怀疑作弊。”
“现在薛熙扬中了案首反而是好事,因为大家都去争论他该不该得这个案首,而不是猜疑他是不是能够考过。”
“并且既然要做事,就不必考虑那些只会嫉妒别人的庸人想什么,说什么,自己问心无愧即可。”
“陛下继位已来对很多事情都进行了改革,可曾考虑过大臣们说什么?陛下只在意这个改革能不能推行下去,只在意能影响改革推行大臣的意见,根本不在意那些除了放屁和捣乱什么也不会的人说了什么。”熙瑶最后忍不住使用了一个粗鄙之词。
听了熙瑶的话,熙怡觉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她再幼稚,在宫中这么多年也不会是小白一个。
“不过,”熙瑶又转身说道:“黄淮定然不会透题,可是我现在也不敢肯定他是不是对扬儿有所偏向。所以,”她提高声音说道:“知易进来!”
等知易进来后,熙瑶吩咐道:“你马上去府里,让老爷派自家请的先生将府试的试卷都看一遍,看看扬儿的文章到底是不是最好的。”
知易答应着,行礼退下。
熙瑶又对熙怡说道:“现在等着结果就行了。只要扬儿的文章确实是写的最好的,其它的不必关心。”
……
……
关心薛熙扬科举之路的人不止他的家人,还有许多人关注着。县试之后就有许多来看榜的人是替这些人看榜,府试的时候同样有这么一群人来替他人看榜,看到薛熙扬的名字后马上去汇报了。
“哦,薛熙扬又得了府试的案首?”刚刚从皇宫中走出,要去史馆看一看《元史》编纂进度的解缙就得到了这么一条消息。
“连得两个案首,就算是江宁县和黄淮有所偏袒,也不敢如此偏袒,可见薛熙扬确实很厉害。看起来,他中秀才定然没有问题,就是举人,也未必不成。”
“这样,或许将来,我还会借助他的力。”解缙自言自语道。
解缙是现在公认的大才子,又是科举出身,所以薛熙扬如果遇到了他就会向他请教问题。解缙自然不敢得罪他,每次都认真解答,但其实他也不怎么在意,直到今天见薛熙扬的水平还挺高,起了心思。
“不过,他总不能未及弱冠就考中进士吧,这几年还暂且用不到他,不过以后他再来宫中清教问题,就要好好回答了。”解缙最后想到。
跟随允熥出巡的杨子荣、金善等人也会一样想,只不过他们此时尚未得到消息而已。
……
……
宋麟对面前的下人说道:“老爷知道了,你下去吧。”然后马上对身旁的刘政说道:“薛熙扬竟然能够连中两个案首?即使仅仅是县试和府试也了不得。”
“会不会是江宁县和黄淮故意偏袒他?”刘政有些怀疑。
“不会。江宁县主持县试之人我不认得,不敢随意评论;但黄淮的为人,要说他稍稍偏袒,这也可能,但绝对不会故意泄题。而他也知道定然会有许多人关注着薛熙扬考试,仍然点他为案首,足以见得薛熙扬的文章确实为本科第一。”
“一个秀才肯定能够考中,就是举人也未必考不上。薛熙扬以文官出仕,看来是一定的了。”宋麟说道。
“听说他家里请了先生?也不知这个先生的到底是倾向于咱们理学派,还是其它学派。”刘政说道。
“不管他到底倾向于什么学派,一定要将咱们自己人派过去为先生。一定要让薛熙扬接受理学。”宋麟说道。
早在薛熙扬要走文官入仕的消息传来后,宋麟就关注上了他。他可是皇后的同胞弟弟,未来皇帝的舅舅,将来应该会是朝廷重臣,对太子定然会有不小的影响。
理学派的人已经意识到了允熥不喜欢理学派,十分焦急,可允熥也不像是会被轻易改变思想的人,想说服允熥改弦易辙的可能很小。
但还有皇太子,如果他们能够让皇太子接受理学派的思想,就能在以后‘拨乱反正’,恢复理学派的荣光。
所以他们重视任何一个会对太子有影响的人,力争将这样的人都发展成理学派之人。
“可是,将咱们自己人送过去恐怕不太容易。已经致仕的年纪都不小了,请到京城恐怕不容易;在朝官员也不行;至于虽然有些名声但科举不顺的,薛家未必接受。”刘政说道。
宋麟听了刘政的话,也觉得不会像自己想的这么顺利。半晌,说道:“实在不成,就让他考取秀才后入国子监。国子监有咱们的人。”
深宫中的熙瑶姐妹又一次迅速知道了府试的结果,熙瑶当场赏赐了报信的宦官一个菏北磁州窑的茶杯。如果这个宦官能够将这个茶杯子子孙孙流传下去,等于获得了超过一千万的资产。哎,好像有哪里不对。
不过不管哪里不对,熙瑶都非常高兴,她不顾自己已经怀孕六个多月的事情,高兴的站起来走着,还对熙怡笑道:“扬儿又中了一个案首,这下子就是两个案首了。若院试仍然能够中案首,就是小三元了。小三元虽然比大三元容易的多,也没有几个人能得到。”
熙怡当然也很高兴,但她脸上却不只是高兴,还略带忧色说道:“姐姐,扬儿中了案首自然高兴,可是恐怕朝中的大臣会有些异议吧。”
熙瑶问道:“什么异议?”
熙怡诧异的看了一眼她,‘我都能想到的事情,姐姐竟然想不到?’
熙瑶被熙怡的眼神弄得有些迷糊,想了想才想到大臣们可能怀疑薛熙扬作弊之事。她刚才被这个喜讯所冲击,又可能因为怀孕智商下降,所以竟然一时没有想到。
不过熙瑶作了几年的太孙妃和皇后,虽然对允熥还是小心,但已经不是之前的她了。她说道:“作为身份不同于普通百姓的人,一举一动本就惹人注目并且引起不怀好意之人的猜疑,即使薛熙扬仅仅只是位列中游考过,一样会有人怀疑他作弊。”
“不仅仅是咱们家,就是一般的朝廷重臣,县试、府试、院试大家不会怎么关心,乡试和会试同样惹人注意,稍有疏漏也会被怀疑作弊。”
“现在薛熙扬中了案首反而是好事,因为大家都去争论他该不该得这个案首,而不是猜疑他是不是能够考过。”
“并且既然要做事,就不必考虑那些只会嫉妒别人的庸人想什么,说什么,自己问心无愧即可。”
“陛下继位已来对很多事情都进行了改革,可曾考虑过大臣们说什么?陛下只在意这个改革能不能推行下去,只在意能影响改革推行大臣的意见,根本不在意那些除了放屁和捣乱什么也不会的人说了什么。”熙瑶最后忍不住使用了一个粗鄙之词。
听了熙瑶的话,熙怡觉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她再幼稚,在宫中这么多年也不会是小白一个。
“不过,”熙瑶又转身说道:“黄淮定然不会透题,可是我现在也不敢肯定他是不是对扬儿有所偏向。所以,”她提高声音说道:“知易进来!”
等知易进来后,熙瑶吩咐道:“你马上去府里,让老爷派自家请的先生将府试的试卷都看一遍,看看扬儿的文章到底是不是最好的。”
知易答应着,行礼退下。
熙瑶又对熙怡说道:“现在等着结果就行了。只要扬儿的文章确实是写的最好的,其它的不必关心。”
……
……
关心薛熙扬科举之路的人不止他的家人,还有许多人关注着。县试之后就有许多来看榜的人是替这些人看榜,府试的时候同样有这么一群人来替他人看榜,看到薛熙扬的名字后马上去汇报了。
“哦,薛熙扬又得了府试的案首?”刚刚从皇宫中走出,要去史馆看一看《元史》编纂进度的解缙就得到了这么一条消息。
“连得两个案首,就算是江宁县和黄淮有所偏袒,也不敢如此偏袒,可见薛熙扬确实很厉害。看起来,他中秀才定然没有问题,就是举人,也未必不成。”
“这样,或许将来,我还会借助他的力。”解缙自言自语道。
解缙是现在公认的大才子,又是科举出身,所以薛熙扬如果遇到了他就会向他请教问题。解缙自然不敢得罪他,每次都认真解答,但其实他也不怎么在意,直到今天见薛熙扬的水平还挺高,起了心思。
“不过,他总不能未及弱冠就考中进士吧,这几年还暂且用不到他,不过以后他再来宫中清教问题,就要好好回答了。”解缙最后想到。
跟随允熥出巡的杨子荣、金善等人也会一样想,只不过他们此时尚未得到消息而已。
……
……
宋麟对面前的下人说道:“老爷知道了,你下去吧。”然后马上对身旁的刘政说道:“薛熙扬竟然能够连中两个案首?即使仅仅是县试和府试也了不得。”
“会不会是江宁县和黄淮故意偏袒他?”刘政有些怀疑。
“不会。江宁县主持县试之人我不认得,不敢随意评论;但黄淮的为人,要说他稍稍偏袒,这也可能,但绝对不会故意泄题。而他也知道定然会有许多人关注着薛熙扬考试,仍然点他为案首,足以见得薛熙扬的文章确实为本科第一。”
“一个秀才肯定能够考中,就是举人也未必考不上。薛熙扬以文官出仕,看来是一定的了。”宋麟说道。
“听说他家里请了先生?也不知这个先生的到底是倾向于咱们理学派,还是其它学派。”刘政说道。
“不管他到底倾向于什么学派,一定要将咱们自己人派过去为先生。一定要让薛熙扬接受理学。”宋麟说道。
早在薛熙扬要走文官入仕的消息传来后,宋麟就关注上了他。他可是皇后的同胞弟弟,未来皇帝的舅舅,将来应该会是朝廷重臣,对太子定然会有不小的影响。
理学派的人已经意识到了允熥不喜欢理学派,十分焦急,可允熥也不像是会被轻易改变思想的人,想说服允熥改弦易辙的可能很小。
但还有皇太子,如果他们能够让皇太子接受理学派的思想,就能在以后‘拨乱反正’,恢复理学派的荣光。
所以他们重视任何一个会对太子有影响的人,力争将这样的人都发展成理学派之人。
“可是,将咱们自己人送过去恐怕不太容易。已经致仕的年纪都不小了,请到京城恐怕不容易;在朝官员也不行;至于虽然有些名声但科举不顺的,薛家未必接受。”刘政说道。
宋麟听了刘政的话,也觉得不会像自己想的这么顺利。半晌,说道:“实在不成,就让他考取秀才后入国子监。国子监有咱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