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方寸大乱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周易小说网 www.zhuoyj.com,最快更新残明最新章节!
几十年前,为了争夺王位继承权,唐王这一脉的家族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斗争,隆武帝的父亲被囚禁,后来被毒死,隆武帝朱聿键和唐王朱聿鐭也跟着吃尽了苦头。
朱聿键跟着老爹一起被囚禁,朱聿鐭因为年纪小,逃过了牢狱之灾,但也没人疼没人爱,每天能不能吃饱饭都是个问题,更别说开蒙读书,直到崇祯二年他们的祖父病死,小哥俩的处境才稍有好转,家里还请来了一位秀才教朱聿鐭认字,就是他的开蒙恩师陈蘅,字水阳。
因为从小就是难兄难弟,隆武帝对唐王怀有一份特殊的信任和亲近,登基称帝后就把王位传给了他,不管在福建还是广州和桂林,都一直把他留在身边,从来没有考虑过让唐王外出就藩,桂林最近满城风雨,朝廷里闹得不可开交,隆武帝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唐王和这件事有染。
而对于唐王朱聿鐭来说,因为小的时候混得很惨,后来突然碰上陈蘅对他不错,就把他当成了长辈和亲人,哪怕继承王位之后,对他仍然非常信任和尊重,甚至有一种隐隐的依赖,无论大事小情,都几乎言听计从。
换句话说,陈蘅突然出现在吕大器府中,就表明了唐王的一种态度。
陈蘅虽然只是个青衣秀才,但这些年周旋于王公勋贵之间,在唐王府里处处受人尊敬,已修炼出一股清贵从容之气,不等吕大器介绍完毕,他就不卑不亢地向郭维经躬身行了一礼,彬彬有礼中,却又不失矜持。
“草民陈蘅,拜见大司徒。”
“学生身体不适。告退。”
郭维经脸色铁青,毫不理会陈蘅,对吕大器等人拱了拱手。转身径自向外走去。
吕大器也不拦阻,命长子吕方庭代为送客。等他们都出门走远后,转过脸对陈蘅笑道:“呵呵呵,没想到郭维经是个叶公好龙之辈,今日一见到真神,立马就被吓跑了。”
龙是天子的象征,吕大器学富五车,没道理乱用叶公好龙的典故,他这番话里明显带着露骨的刺探。
陈蘅看了他一眼。平静说道:“吕师傅言重了!莫说我这个跑腿的小鬼,唐王殿下也绝不是什么真神,只是圣上如今被佞臣蒙蔽,尽弃祖宗成法,以至国事糜烂,殿下亦为大明臣子,自无袖手旁观之理,唯有与诸位一同泣血劝谏,待功成之后,必会引罪向圣上自请处罚!”
简单一句话。唐王一没有打算造反,二没有准备搞个宫廷政变,把自己的老哥赶下台。只是想得到更多的政治权利,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大明江山社稷为重,臣等愿为唐王殿下驱使,协力辅佐圣上,中兴大明。”
吕大器一边带着众人表态,一边在心里暗暗冷笑,唐王又想吃羊肉,又怕沾上一身骚,这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开弓就没有回头箭的。
自从弘光朝以后,皇帝的权威就大幅下降。东林党一直在试图干预皇帝的废立,以求把持朝政。现在又动起了隆武帝的心思。
当初弘光帝上台的时候,东林党就激烈反对,后来还搞出“太子案”等一系列的案子,想要扳倒弘光皇帝,再比如弘光朝廷灭亡后,东林党立刻推举隆武帝上台,要不是博洛的清军侵入福建,东林党很可能仍然控制着隆武朝廷。
隆武帝离开福建后,就开始有意摆脱东林党的控制,双方越走越远,几乎分道扬镳,东林党不断遭到打压,南党和楚勋集团却得到了重用,在东林党看来,朝廷里现在充斥着奸佞小人,正人君子举步维艰,东林党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既然能把你扶上台,当然也能把你搞下来!
如果步步忍让,最后肯定是温水煮青蛙,整个东林党都被连锅端,彻底退出南明的政治舞台。与其慢慢等死,不如拼死一搏,由于隆武新政引起了整个士绅地主阶层的反对,吕大器等人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只要文武百官和王公勋贵能联合起来,就可以废黜隆武帝,换一个更听话的皇帝。
至于新皇帝的人选,当然是桂王朱由榔最合适,但是隆武帝一直在防备着朱由榔,和他搭上线都很困难,更别说把他请到桂林号召天下。退而求其次,东林党开始关注唐王朱聿鐭,没想到经过几次试探接触,进展异常顺利,唐王朱聿鐭也许是厌倦了混吃等死的藩王生活,竟然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东林党暗中结成了同盟。
吕大器反复观察,还无法对唐王的动机做出准确判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更像是一时头脑发热,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当然,唐王一样是龙子龙孙,如果能坐上皇帝宝座尝尝滋味,他肯定也不会拒绝。
至于这个陈蘅,根本就是个自以为是的草包,平常看着都挺精明,但往往用不了三句话,就会把自己的老底抖个一清二楚,如果是扮猪吃老虎的话,他的扮相也太高明了。
吕大器久经宦海,凭着本能对陈蘅留了一手,始终没有对他交底,今天用叶公好龙的典故进行试探,已经是这些天来的极限了。但是,陈蘅的反应之快,却让他有些吃惊,难道说唐王那边也留着一手,是在利用东林党不成?
利用就利用吧,大家互相利用。
吕大器想的很开,哪怕唐王真有高人辅佐,有意问鼎皇帝宝座,对东林党也是一件好事。这就像一起嫖娼,只要把事情做下了,大家自然就成了亲密无间的战友,唐王如果得位不正,以后就更离不开东林党。
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手握兵权的汪克凡。
弘光朝东林党占尽优势,还是斗不过马士英,也没能扳倒弘光帝,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弘光帝有江南四镇支持,而支持东林党的左良玉却远在湖广,无法干预朝政。
到了福建隆武朝廷,东林党一开始虽然权倾朝野,后来却遭到了郑芝龙的强烈反击,说来说去还是手里没有兵权,斗不过这些不讲理的军阀。战争年代如果没有军队的支持,哪怕把政治斗争玩出花来,最后还是一场空。
楚军远离湖广,一直跑到南昌去了,离桂林就更远,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只要朝廷里形成既成事实,新皇帝登基后发出一封诏书,领兵在外的汪克凡只能像当年的左良玉一样,捏着鼻子认下来。
至于桂林附近的军队,大都在兵部的控制下,郭维经身兼兵部户部两尚书,掌握着调动这些部队的权力,如果能把南党拉下水,这件事成功的希望又大了几分。
从郭维经今天的表现来看,明显是一种拒绝的态度,一看到唐王的人来了,转身就走,不留任何话缝。但是吕大器并不气馁,东林党经营这么多年,往军队里不断插手,也有一定的控制力,真到了翻牌的时候,大不了一拍两散,自己单干。
现在就看南党怎么决定了,针对隆武新政已经闹了这么多天,何吾驺和郭维经他们既然上了船,中间打退堂鼓只会落个两头不是人,吕大器相信,郭维经离开之后,绝对不是去找隆武帝告密,而是去找何吾驺问计了。
……
啪的一声,何吾驺重重一掌拍在桌子上,茶杯跳的老高。
“吕大器此举,分明有不臣之心,唐王殿下又怎么会跟着他们胡闹?”
“唉,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搞到这一步!学生现在方寸大乱,进退失据,请端公救我!”(端公,明代对首辅的一种敬称,比如黄忠端公指的就是黄道周。)
郭维经见到陈蘅,知道自己惹上了大麻烦,有些惊慌失措。
南党代表着南方地主阶层的利益,尤其以两广地区为大本营,隆武新政对两广地区的影响最大,南党为此不惜和隆武帝唱起了对台戏。
但从本质上来说,他们并不打算推翻隆武帝的统治,只是希望皇帝远离奸佞小人,尽快停止推行那个所谓的隆武新政。
都是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大家联合起来,逼着皇帝低头服软,然后远离“奸佞小人”,大明朝历史上这种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为什么东林党要把唐王扯进来,事情一下子复杂了!
“这件事,绝不能让皇上知道,否则必然大动干戈,我大明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元气,再禁不住这样的动荡了!”何吾驺一句话就定下了调子。
黄泥巴掉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现在跑去向隆武帝告密,不但无法撇清自己,还会引火烧身,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抽身,然后设法平息这件事。
“吕大器敢于这么做,拼着是鱼死网破的打算,事情万一闹大了,我等更加不好交代呀!万一,万一皇上出了什么意外,你我岂不成了千古罪人?!”郭维经还是非常担心,吕大器既然敢让他见到陈蘅,就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不怕他去向隆武帝告密,难道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事情发生吗?如果隆武帝真的被扳倒,对南党绝不是一件好事。r580
s
几十年前,为了争夺王位继承权,唐王这一脉的家族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斗争,隆武帝的父亲被囚禁,后来被毒死,隆武帝朱聿键和唐王朱聿鐭也跟着吃尽了苦头。
朱聿键跟着老爹一起被囚禁,朱聿鐭因为年纪小,逃过了牢狱之灾,但也没人疼没人爱,每天能不能吃饱饭都是个问题,更别说开蒙读书,直到崇祯二年他们的祖父病死,小哥俩的处境才稍有好转,家里还请来了一位秀才教朱聿鐭认字,就是他的开蒙恩师陈蘅,字水阳。
因为从小就是难兄难弟,隆武帝对唐王怀有一份特殊的信任和亲近,登基称帝后就把王位传给了他,不管在福建还是广州和桂林,都一直把他留在身边,从来没有考虑过让唐王外出就藩,桂林最近满城风雨,朝廷里闹得不可开交,隆武帝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唐王和这件事有染。
而对于唐王朱聿鐭来说,因为小的时候混得很惨,后来突然碰上陈蘅对他不错,就把他当成了长辈和亲人,哪怕继承王位之后,对他仍然非常信任和尊重,甚至有一种隐隐的依赖,无论大事小情,都几乎言听计从。
换句话说,陈蘅突然出现在吕大器府中,就表明了唐王的一种态度。
陈蘅虽然只是个青衣秀才,但这些年周旋于王公勋贵之间,在唐王府里处处受人尊敬,已修炼出一股清贵从容之气,不等吕大器介绍完毕,他就不卑不亢地向郭维经躬身行了一礼,彬彬有礼中,却又不失矜持。
“草民陈蘅,拜见大司徒。”
“学生身体不适。告退。”
郭维经脸色铁青,毫不理会陈蘅,对吕大器等人拱了拱手。转身径自向外走去。
吕大器也不拦阻,命长子吕方庭代为送客。等他们都出门走远后,转过脸对陈蘅笑道:“呵呵呵,没想到郭维经是个叶公好龙之辈,今日一见到真神,立马就被吓跑了。”
龙是天子的象征,吕大器学富五车,没道理乱用叶公好龙的典故,他这番话里明显带着露骨的刺探。
陈蘅看了他一眼。平静说道:“吕师傅言重了!莫说我这个跑腿的小鬼,唐王殿下也绝不是什么真神,只是圣上如今被佞臣蒙蔽,尽弃祖宗成法,以至国事糜烂,殿下亦为大明臣子,自无袖手旁观之理,唯有与诸位一同泣血劝谏,待功成之后,必会引罪向圣上自请处罚!”
简单一句话。唐王一没有打算造反,二没有准备搞个宫廷政变,把自己的老哥赶下台。只是想得到更多的政治权利,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大明江山社稷为重,臣等愿为唐王殿下驱使,协力辅佐圣上,中兴大明。”
吕大器一边带着众人表态,一边在心里暗暗冷笑,唐王又想吃羊肉,又怕沾上一身骚,这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开弓就没有回头箭的。
自从弘光朝以后,皇帝的权威就大幅下降。东林党一直在试图干预皇帝的废立,以求把持朝政。现在又动起了隆武帝的心思。
当初弘光帝上台的时候,东林党就激烈反对,后来还搞出“太子案”等一系列的案子,想要扳倒弘光皇帝,再比如弘光朝廷灭亡后,东林党立刻推举隆武帝上台,要不是博洛的清军侵入福建,东林党很可能仍然控制着隆武朝廷。
隆武帝离开福建后,就开始有意摆脱东林党的控制,双方越走越远,几乎分道扬镳,东林党不断遭到打压,南党和楚勋集团却得到了重用,在东林党看来,朝廷里现在充斥着奸佞小人,正人君子举步维艰,东林党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既然能把你扶上台,当然也能把你搞下来!
如果步步忍让,最后肯定是温水煮青蛙,整个东林党都被连锅端,彻底退出南明的政治舞台。与其慢慢等死,不如拼死一搏,由于隆武新政引起了整个士绅地主阶层的反对,吕大器等人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只要文武百官和王公勋贵能联合起来,就可以废黜隆武帝,换一个更听话的皇帝。
至于新皇帝的人选,当然是桂王朱由榔最合适,但是隆武帝一直在防备着朱由榔,和他搭上线都很困难,更别说把他请到桂林号召天下。退而求其次,东林党开始关注唐王朱聿鐭,没想到经过几次试探接触,进展异常顺利,唐王朱聿鐭也许是厌倦了混吃等死的藩王生活,竟然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东林党暗中结成了同盟。
吕大器反复观察,还无法对唐王的动机做出准确判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更像是一时头脑发热,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当然,唐王一样是龙子龙孙,如果能坐上皇帝宝座尝尝滋味,他肯定也不会拒绝。
至于这个陈蘅,根本就是个自以为是的草包,平常看着都挺精明,但往往用不了三句话,就会把自己的老底抖个一清二楚,如果是扮猪吃老虎的话,他的扮相也太高明了。
吕大器久经宦海,凭着本能对陈蘅留了一手,始终没有对他交底,今天用叶公好龙的典故进行试探,已经是这些天来的极限了。但是,陈蘅的反应之快,却让他有些吃惊,难道说唐王那边也留着一手,是在利用东林党不成?
利用就利用吧,大家互相利用。
吕大器想的很开,哪怕唐王真有高人辅佐,有意问鼎皇帝宝座,对东林党也是一件好事。这就像一起嫖娼,只要把事情做下了,大家自然就成了亲密无间的战友,唐王如果得位不正,以后就更离不开东林党。
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手握兵权的汪克凡。
弘光朝东林党占尽优势,还是斗不过马士英,也没能扳倒弘光帝,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弘光帝有江南四镇支持,而支持东林党的左良玉却远在湖广,无法干预朝政。
到了福建隆武朝廷,东林党一开始虽然权倾朝野,后来却遭到了郑芝龙的强烈反击,说来说去还是手里没有兵权,斗不过这些不讲理的军阀。战争年代如果没有军队的支持,哪怕把政治斗争玩出花来,最后还是一场空。
楚军远离湖广,一直跑到南昌去了,离桂林就更远,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只要朝廷里形成既成事实,新皇帝登基后发出一封诏书,领兵在外的汪克凡只能像当年的左良玉一样,捏着鼻子认下来。
至于桂林附近的军队,大都在兵部的控制下,郭维经身兼兵部户部两尚书,掌握着调动这些部队的权力,如果能把南党拉下水,这件事成功的希望又大了几分。
从郭维经今天的表现来看,明显是一种拒绝的态度,一看到唐王的人来了,转身就走,不留任何话缝。但是吕大器并不气馁,东林党经营这么多年,往军队里不断插手,也有一定的控制力,真到了翻牌的时候,大不了一拍两散,自己单干。
现在就看南党怎么决定了,针对隆武新政已经闹了这么多天,何吾驺和郭维经他们既然上了船,中间打退堂鼓只会落个两头不是人,吕大器相信,郭维经离开之后,绝对不是去找隆武帝告密,而是去找何吾驺问计了。
……
啪的一声,何吾驺重重一掌拍在桌子上,茶杯跳的老高。
“吕大器此举,分明有不臣之心,唐王殿下又怎么会跟着他们胡闹?”
“唉,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搞到这一步!学生现在方寸大乱,进退失据,请端公救我!”(端公,明代对首辅的一种敬称,比如黄忠端公指的就是黄道周。)
郭维经见到陈蘅,知道自己惹上了大麻烦,有些惊慌失措。
南党代表着南方地主阶层的利益,尤其以两广地区为大本营,隆武新政对两广地区的影响最大,南党为此不惜和隆武帝唱起了对台戏。
但从本质上来说,他们并不打算推翻隆武帝的统治,只是希望皇帝远离奸佞小人,尽快停止推行那个所谓的隆武新政。
都是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大家联合起来,逼着皇帝低头服软,然后远离“奸佞小人”,大明朝历史上这种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为什么东林党要把唐王扯进来,事情一下子复杂了!
“这件事,绝不能让皇上知道,否则必然大动干戈,我大明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元气,再禁不住这样的动荡了!”何吾驺一句话就定下了调子。
黄泥巴掉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现在跑去向隆武帝告密,不但无法撇清自己,还会引火烧身,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抽身,然后设法平息这件事。
“吕大器敢于这么做,拼着是鱼死网破的打算,事情万一闹大了,我等更加不好交代呀!万一,万一皇上出了什么意外,你我岂不成了千古罪人?!”郭维经还是非常担心,吕大器既然敢让他见到陈蘅,就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不怕他去向隆武帝告密,难道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事情发生吗?如果隆武帝真的被扳倒,对南党绝不是一件好事。r580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