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朝会风云
本站推荐:我在古代开艺坊、父皇望子成龙?我直接养蛇化龙!、混沌天诀、这个领主太刑了、多子多福,儿子教我、混沌炼气、牛牛的传奇、志怪书、柯南:开局和离异大姐姐同居、综武:词条掠夺,开局冲师李莫愁、神话之后、股神:暴富从炒股开始、万历明君、修真大能在校园、我纯阳圣体,美女师尊竟以身相许、开局孤儿,觉醒神级序列合家欢?、百战炎魂、绑定系统后开始纠结赚钱还是罢工、废材嫡女逆袭之凤舞九天、穿成七岁小儿,我命由我不由天、十年风雨短檠寒、十年风雨十年霜、十年风雨的意思、十年风雨身后事的意思、十年风霜雨雪、十年风霜磨一剑、十年风霜是什么意思、千里雨雪无归程是什么意思、十年风风雨雨、十年风霜尘与土、
这一夜,月华如练,洒满皇城的每一个角落,却似乎无法驱散皇帝心中的阴霾。
中秋宴会上,美酒佳肴,歌舞升平,皇帝虽举杯频频,笑意盈盈,但那眉宇间隐藏的疲惫与忧虑,却如同暗流涌动,难以遮掩。
宴会终散,灯火阑珊处,皇帝并未返回寝宫安歇,而是步履沉稳地迈向了御书房,那盏彻夜不熄的灯火,映照出他孤独而苍老的身影。
随后蓝袍侍卫轻声步入,汇报了东宫的种种事宜,言辞间谨慎而克制。
皇帝听后,面容依旧波澜不惊,仿佛那一切不过是风中细雨,轻轻拂过心湖,未起涟漪。
然而,谢六,作为始终如影随形的护卫,却敏锐地捕捉到了皇帝眼神中一闪而过的黯淡,那是一种深藏的失落,夹杂着不易察觉的怒火。
他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宴会上那股莫名的失望,竟源自太子——那个曾被寄予厚望的继承人。
太子究竟何为,竟让一向沉稳的皇帝如此心寒?齐王宴后踏足东宫,又为何触动了皇帝敏感的神经,引来龙颜大怒?谢六心中疑云密布,但他不愿深究,也不敢深究。
在这深宫之中,他的使命唯一且明确——守护皇帝,听从皇命,其余种种,皆非他所能及,亦非他所当虑。
于是,皇帝便在这御书房中,伴着烛火,与奏章为伴,度过了一个无眠之夜。
直至卯时初刻,天边泛起鱼肚白,早朝的钟声悠扬响起,打破了夜的沉寂。
身为帝王,其苦其累,非外人所能体会。
每隔三日,卯时即起,朝会之上,群臣云集,议政论事,皆需皇帝亲裁。
谢六首次以御前侍卫之身立于朝会之中,站在龙椅前台阶的右侧,俯瞰着下方那群曾经在他眼中高不可攀的朝臣。
此刻,他们或慷慨陈词,或据理力争,为了一己之见,或是国家大事,争得面红耳赤,宛如市井之中的买卖交易,热闹非凡。
这一幕,让谢六心中五味杂陈,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高门贵族、豪门贵胄,在此刻,竟也显得如此平凡而真实。
他暗暗感叹,这皇宫之内,真是无奇不有,让人既开眼界,又长见识。
在众臣将该吵的吵完,该定的事都定完后,“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太监最后确认一遍是否还有事情需要在朝会上商讨。
这时,齐王的眼眸轻轻一瞥,却暗含着波涛汹涌的深意。
他的目光仿佛是一道无形的旨意,穿越众臣,落在了一位身着三品官服,来自燕州张家,已过而立之年的嫡子——张予君身上。
张予君,这位在兵部素有威望的侍郎,其身影在朝臣中显得格外挺拔,宛如松林中一株历经风霜却依旧坚韧的青松。
他缓缓从朝臣列队中走出,步伐沉稳。
行至殿前,张予君深施一礼,那礼节之中既蕴含着对君上的敬畏,又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坚决。
随后,他抬起头,声音洪亮如钟,响彻朝堂:“圣上,福王近日又向兵部索要了三千万两白银的军费。
三十万福州水师雄踞一方,已是我大懿水师之最,锋芒毕露。
近年来,陛下皇恩浩荡,赐予兵甲之物皆为国之精粹,无出其右。”
他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继续说道:“然,据可靠消息来报,福王上月借道铁云关,私下与鞑靼交易,购得一万匹良驹。
此等行径,若军费再行批下,臣心中实有难以名状之虑。
臣不得已,需冒大不韪之言,恐福王此举,意在拥兵自重,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危及社稷安危。”
言罢,张予君再次作揖弓腰,那留着胡须的俊俏脸庞上,满是凝重与肃穆。
他的身姿虽显柔弱,却搞得好像他顶起了国家的未来似的,完全一副忧国忧民,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的样子。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众臣皆凝视着这位敢于直言的侍郎,神色各异。
“你是说,我七弟要谋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