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芽茶
本站推荐:重生傻妻向前冲、空间之倾世女王、明星大买家、皇女嫁到、次元门、传奇酒店、神级师弟、时空胖商人、回到过去做土豪、重生之夫妻巨星、主角萧嫣慕非寒、次元存活之旅、这个末世有点苏、女配有空间:拐个大佬玩转七零林惊月江寻、我有一个兑换系统、萧嫣镇南王、独宠病娇女配、倾城折锦、变身卡牌公主、十二州歌、昭华公主和拉旺多尔济、昭华和拉旺多尔济、昭华公主和拉旺多尔济历史结局、昭华公主、昭华大桥、昭华公主全文阅读、昭华是啥意思、昭华怎么读、昭华公主为什么只活了20岁、昭化古城介绍、昭华最后和谁在一起了、昭华撩乱、昭华张怀安免费阅读、
钱嬷嬷讲的北平就告一段落了,因为张昭华不多久也要去那里了,有很多很多的时间,能自己亲眼看到,亲身感受了。
然而长长的纳徵单居然还没有读完,诸王纳妃聘礼清单是延续宋朝的,除了有金、綵、钱、绫、罗、绢、马、酒,还有“茗百斤”
。
这个茗,实在是大有来历。
皇帝给的聘礼中的香茗,有非常雅致的名字,叫“启沃承恩”
和“太平嘉瑞”
。
这种茶叶,不是散茶,是团茶。
团茶就是加工压成的饼茶,呈饼状和团状,喝过普洱茶的就知道,是那种厚厚的需要掰开的茶饼模样,也有圆乎乎的球状,这起源于唐朝的发明了蒸青作饼的技术,毕竟唐朝有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在一系列《茶经》里提到的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之后,茶饼就出现了。
宋朝因为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制茶技术发展地更快,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起来。
团茶有繁多的名目,还杂有各种香料,当然也依据采制的时间、场地、芽状和品位,分很多档,叫“纲次”
。
皇帝聘礼中的这两个团茶,就在纲次上,但却不是最好的,因为最好的如今已经制不出来了,像第一纲的“龙焙贡新”
,为最早上品,开焙十天就要急驰入贡到京城,苏轼也曾为喝过一口这样的团茶而十分喜悦,写了诗赞颂“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
。
东京的仕宦人家往往流行斗茶,谁家有更名贵的香茗,总要精心调配香料,然后夸耀一番。
和唐朝喝的“茶汤”
里面放的葱姜蒜或者胡椒这种辛辣的东西不同的是,宋朝的茶汤,使用“龙脑和膏,又杂珍果香草以助其香”
,加的是各种名贵的香料。
这样的龙凤团茶本来制作过于精细,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更何况达官贵人们花费大量的金钱来“斗茶”
玩乐的生活方式着实奢侈,也只有宋朝人才能玩得起,到了元朝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出身的元代统治者自然不喜欢这种过于精细委婉的茶文化。
本朝的洪武帝更是讨厌的,草根出身的皇帝没有宋朝皇室骨子里的风雅,他不会品鉴也喝不来,也不能理解这种浪费民力的喝茶办法有什么好处。
所以洪武二十四年,皇帝一旨“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
,令各地直接进献芽茶,废团茶而兴散茶,这就是后世即冲即饮的喝茶方式了——但是宫中还有洪武二十四年以前各地进贡的团茶,这该怎么办,皇帝便大手一挥,反正宫廷一切制度都是延续宋朝的,那么宋朝婚礼中要下茶聘,这东西就全做聘礼散给亲戚吧。
于是张昭华就有幸看到了名贵的团茶,揣在手上细细看了半天,不过就是茶叶拧巴在一起团成的球,看着跟干树枝一样,闻起来倒是香味扑鼻。
“这名字其实取的好听,”
张昭华放下了团茶,道:“启沃承恩,太平嘉瑞。”
“这是宋朝传下来的名儿,”
钱嬷嬷道:“而且给您的和给太孙妃、亲王妃的茶叶,还不太一样。”
据钱嬷嬷说,给亲王妃的是“御苑玉芽”
、“万寿龙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