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判断失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周易小说网 www.zhuoyj.com,最快更新明统天下最新章节!
要说鞑靼和瓦拉的关系在三年之前绝对是恶劣的不能再恶劣了,鞑靼和瓦拉虽然都是蒙古人,但是他们确是蒙古内部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虽然曾经在成吉思汗以及之后的蒙元的强大威慑之下这两个民族是统一的,但是毕竟大家的同根却不同族,暂时的维持统一也不可能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
所以在蒙元灭亡之后瓦剌这个更加落后更加野蛮一点的蒙古的一支迅速的脱离了蒙元皇室的统治。
从这之后的事情完全可以证明一个道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家风水轮流转。在明朝建立之后为了防止蒙古东山再起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都对蒙元的直系继承者鞑靼极力的打压而对旁系瓦剌则是极力的扶持。
只要是个有野心的民族都会在这个时候把握好机遇,历史已经证明了瓦剌绝对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民族,在面对明初大明打压鞑靼想要扶持瓦剌的战略,瓦剌迅速的做出应对。当时瓦剌当中最大的两支部落的首领全都向大明称臣,并且不但在最后从大明那里得到了大量的援助就是两位首领也获得了王爵的赏赐。
明初期的瓦剌绝对是处在潜伏期,低调、隐忍的功夫做得相当的好,在大明毫无察觉的情况之下瓦剌竟然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综合实力远远超过鞑靼的民族,虽然和大明相比实力有点落于下风,但是当时瓦剌倾全国之力即便是大明也得暂避锋芒。
有句话说得好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虽然瓦剌没有被大明欺压,不算是奋起反抗,但是作为一个野心之辈也绝对不甘心一直屈居人下的。很自然的在感到自己的实力已经足以对抗大明了之后瓦剌内部开始有人坐不住了。
当然该麻痹敌人的时候还是要继续麻痹的,为了避免过早的引起大明的警觉,瓦剌很好的利用了大明对鞑靼的仇视以及戒备心理将自己民族崛起的踏脚石选为了鞑靼。
在大明的鼓励、支持、帮扶、赞赏之下瓦剌开始极力的打压鞑靼,虽然在之前瓦剌的自立让鞑靼的前身盟约的继任者北元朝廷不悦,但毕竟作为草原上的民族一切凭实力说话的觉悟还是有的。他们知道自己实力不够所以对于瓦剌的自立也就勉强的认了。
但是虽然我可以默认你的自立不代表我可以允许你反过来欺凌我这个你昔日的主人。所以对于瓦剌当时的反戈一击北元以及之后的继任者鞑靼都是恨得直咬牙,而两者之后百年来不死不休的梁子也就这样结下了。
之后的事情一切都想史书记载的那样,在大明的赞赏以及帮扶之下几乎控制了整个漠南鞑靼的瓦剌终于还是引起了明朝的警觉。事实证明汉人之中从来就不缺少有先见之明的人,只不过往往这些人都很难身居高位。
之后对于大明突然的强大大明在猝不急防之下也只能接受了现实,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从那之后大明便开始将自己对鞑靼的戒备转嫁到了瓦剌的身上。双方的关系也从小两口的蜜月转为夫妻的冷战,再到之后的仇人相见,直接上脚动刀了。
不过这都是瓦剌和大明的关系,这就不提,重点还是瓦剌和鞑靼的关系。百年之前通过大明的扶持瓦剌一举控制了整个蒙古,包括鞑靼人的漠南蒙古,在这期间为了防止鞑靼的再次崛起瓦剌可谓是对鞑靼进行严酷的打压以及残害,而倍受欺凌的鞑靼当然也不甘心就一直这样被人家骑在头上,百年来鞑靼对瓦剌的反抗也是此起彼伏,总之这么多年的岁月那就是一部鞑靼人的苦难史。连续几代人遭受欺凌也让鞑靼将瓦剌人看作是了血海之仇。
瓦剌的突然崛起应征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老话,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这句话是没有身份限制的,它放在任何人以及任何民族的身上都很合适。瓦剌是它的一个活例子。但是可能上天绝对鞑靼人的苦难受够了吧,这不突然的就给了鞑靼人一个英明的大汗。
这个大汗自然就是巴图蒙克了。如果没有朱厚照的这个意外发生,历史应该是这样的怀着对瓦剌人血海深仇的巴图蒙克在自己的继母兼正妻的帮助之下展开了对瓦剌的血腥复仇。
巴图蒙克雄才大略。在他的手中鞑靼是日益的强大,但是瓦剌确实日薄西山,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鞑靼在巴图蒙克的带领之下迅速的将整个民族百年的怒火全都抛洒在了瓦剌人的身上。这样的战事是何其的惨烈以及血腥。
具体瓦剌死了多少人咱也就不说了,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瓦剌被鞑靼打的几乎没有一场胜仗,不得不放弃放弃了所有漠南的领土。而且自己也死伤无数,实力大损,而且最后还被鞑靼逼得就连漠北的领土也一步步的丧失了。历史在巴图蒙克崛起之后对于瓦剌咋记载便变得开始越来越少了,以至于就连最后当这个民族完全被挤压的没了生存空间慢慢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的时候都没有人注意到。
说了那么多,其实全都是废话,核心思想就是一绝话,鞑靼和瓦剌这是两个之间有着比杀父、夺妻、戮子之仇还要深重仇恨的民族。
但就是这样两个有着比杀父、夺妻、戮子之仇还要深重仇恨的民族的使臣却从草原之上一起结伴的来到了京城当中。
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哪怕是京城之中那些整日不怎么关系政事、为了生存而辛勤操劳的普通百姓们也在看到这一幕之后感觉到了一丝的不同寻常,在面对十分明显的刺激之时人的反应一般都是相似的,可能又要打仗了,这是大多数普通人对这件事情最后的结论。
那些普通的百姓都能够看到这些,朝中的文武大臣以及朱厚照如何会看不到呢。
朱厚照知道这一会不但可能要打仗了,而且还很有可能是一场有明以来史无前例的大战,一场决定了大明以及蒙古这两个民族生死存活之命运的大战。
在得知鞑靼和瓦剌的使臣一同到达了之后,朱厚照一方面让礼部的人去接待,毕竟礼仪之邦不能失了礼仪不是。而另一方面,朱厚照却马上便召见内阁、兵部以及五军都督府的官员。
“没想到阿喇哈青森竟然一该往常优柔寡断的性格,这麽快就做出了决定?”面对大臣们,朱厚照自言自语的说道。
瓦剌和鞑靼的这么快的联合确实是出乎朱厚照的意料。朱厚照很了解鞑靼和瓦剌相互之间那种根本就不可能化解的历史仇恨以及地缘争端,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今年得知瓦剌竟然在后面暗中资助巴图蒙克的消息之前朱厚照完全没有想过瓦剌有一天会和鞑靼合作对抗大明。事实证明再聪明的人也有可能会在某种特定条件之下犯错误,朱厚照就是顺风顺水贯了,再加上掌控着大明这个天下之间最大的帝国,所有有时候想问题也变得自大与独断了起来。
生死高于仇恨亦或者是仇恨高于生死这是一个无法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不过在事关民族生存问题的时候,往往答案却很明显,生死高于仇恨。很明显之前朱厚照自大的没有去想过这样的问题,所以他还幻想过有一天自己消灭了巴图蒙克之后瓦剌也像之前的莫日根他们那样投降自己,再然后自己就将瓦剌的阿喇哈青森、莫日根、亦思马因以及亦卜剌等所有人手中的兵马整合起来,这样自己便可以凭空多出来了将近三十万的精锐骑兵,如果自己将他们治下所有成年男丁都武装起来的话更是可以得到超过六十万的骑兵。有了这些军队,朱厚照到时候便可以从容的挥师西进一举踏平整个中亚了。
但是朱厚照忽略了生死高于仇恨的这个道理不代表它不会起到作用,在面对大明这个令人感到窒息的大敌之后,两个在朱厚照眼中不会联合的敌人竟然真的开始联合了。
一直到今年年初得知了瓦剌竟然在暗地里援助巴图蒙克之后,朱厚照才发觉自己犯了错误了。不过那个时候他也并不是特别担心,因为虽然他们两者有联合的迹象,但是朱厚照估计阿喇哈青森和巴图蒙克的结盟不会这么快,最起码也得等上两到三年的时间才有可能。
因为一方面朱厚照认为鞑靼和瓦剌两者毕竟有那么多的深仇大恨,想要联合最起码消除和放下仇恨也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论起能力来,不是朱厚照瞧不起阿喇哈青森,而是和巴图蒙克相比阿喇哈青森真的是差距太大了,其他能力就不说了,单说阿喇哈青森遇事犹豫不决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不会在短时间之内就决定和巴图蒙克联合对抗大明这种事关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
但是现在的事实证明朱厚照又一次判断错误了,阿喇哈青森和巴图蒙克分别让自己的使者和对方的使者光明正大的走在一起意图已经很明确了,朱厚照也不可能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接二连三的犯错误,这一次朱厚照不再抱有任何的幻想,他直言不讳的指出了阿喇哈青森已经和巴图蒙克结盟的事实。(未完待续。。)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要说鞑靼和瓦拉的关系在三年之前绝对是恶劣的不能再恶劣了,鞑靼和瓦拉虽然都是蒙古人,但是他们确是蒙古内部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虽然曾经在成吉思汗以及之后的蒙元的强大威慑之下这两个民族是统一的,但是毕竟大家的同根却不同族,暂时的维持统一也不可能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
所以在蒙元灭亡之后瓦剌这个更加落后更加野蛮一点的蒙古的一支迅速的脱离了蒙元皇室的统治。
从这之后的事情完全可以证明一个道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家风水轮流转。在明朝建立之后为了防止蒙古东山再起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都对蒙元的直系继承者鞑靼极力的打压而对旁系瓦剌则是极力的扶持。
只要是个有野心的民族都会在这个时候把握好机遇,历史已经证明了瓦剌绝对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民族,在面对明初大明打压鞑靼想要扶持瓦剌的战略,瓦剌迅速的做出应对。当时瓦剌当中最大的两支部落的首领全都向大明称臣,并且不但在最后从大明那里得到了大量的援助就是两位首领也获得了王爵的赏赐。
明初期的瓦剌绝对是处在潜伏期,低调、隐忍的功夫做得相当的好,在大明毫无察觉的情况之下瓦剌竟然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综合实力远远超过鞑靼的民族,虽然和大明相比实力有点落于下风,但是当时瓦剌倾全国之力即便是大明也得暂避锋芒。
有句话说得好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虽然瓦剌没有被大明欺压,不算是奋起反抗,但是作为一个野心之辈也绝对不甘心一直屈居人下的。很自然的在感到自己的实力已经足以对抗大明了之后瓦剌内部开始有人坐不住了。
当然该麻痹敌人的时候还是要继续麻痹的,为了避免过早的引起大明的警觉,瓦剌很好的利用了大明对鞑靼的仇视以及戒备心理将自己民族崛起的踏脚石选为了鞑靼。
在大明的鼓励、支持、帮扶、赞赏之下瓦剌开始极力的打压鞑靼,虽然在之前瓦剌的自立让鞑靼的前身盟约的继任者北元朝廷不悦,但毕竟作为草原上的民族一切凭实力说话的觉悟还是有的。他们知道自己实力不够所以对于瓦剌的自立也就勉强的认了。
但是虽然我可以默认你的自立不代表我可以允许你反过来欺凌我这个你昔日的主人。所以对于瓦剌当时的反戈一击北元以及之后的继任者鞑靼都是恨得直咬牙,而两者之后百年来不死不休的梁子也就这样结下了。
之后的事情一切都想史书记载的那样,在大明的赞赏以及帮扶之下几乎控制了整个漠南鞑靼的瓦剌终于还是引起了明朝的警觉。事实证明汉人之中从来就不缺少有先见之明的人,只不过往往这些人都很难身居高位。
之后对于大明突然的强大大明在猝不急防之下也只能接受了现实,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从那之后大明便开始将自己对鞑靼的戒备转嫁到了瓦剌的身上。双方的关系也从小两口的蜜月转为夫妻的冷战,再到之后的仇人相见,直接上脚动刀了。
不过这都是瓦剌和大明的关系,这就不提,重点还是瓦剌和鞑靼的关系。百年之前通过大明的扶持瓦剌一举控制了整个蒙古,包括鞑靼人的漠南蒙古,在这期间为了防止鞑靼的再次崛起瓦剌可谓是对鞑靼进行严酷的打压以及残害,而倍受欺凌的鞑靼当然也不甘心就一直这样被人家骑在头上,百年来鞑靼对瓦剌的反抗也是此起彼伏,总之这么多年的岁月那就是一部鞑靼人的苦难史。连续几代人遭受欺凌也让鞑靼将瓦剌人看作是了血海之仇。
瓦剌的突然崛起应征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老话,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这句话是没有身份限制的,它放在任何人以及任何民族的身上都很合适。瓦剌是它的一个活例子。但是可能上天绝对鞑靼人的苦难受够了吧,这不突然的就给了鞑靼人一个英明的大汗。
这个大汗自然就是巴图蒙克了。如果没有朱厚照的这个意外发生,历史应该是这样的怀着对瓦剌人血海深仇的巴图蒙克在自己的继母兼正妻的帮助之下展开了对瓦剌的血腥复仇。
巴图蒙克雄才大略。在他的手中鞑靼是日益的强大,但是瓦剌确实日薄西山,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鞑靼在巴图蒙克的带领之下迅速的将整个民族百年的怒火全都抛洒在了瓦剌人的身上。这样的战事是何其的惨烈以及血腥。
具体瓦剌死了多少人咱也就不说了,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瓦剌被鞑靼打的几乎没有一场胜仗,不得不放弃放弃了所有漠南的领土。而且自己也死伤无数,实力大损,而且最后还被鞑靼逼得就连漠北的领土也一步步的丧失了。历史在巴图蒙克崛起之后对于瓦剌咋记载便变得开始越来越少了,以至于就连最后当这个民族完全被挤压的没了生存空间慢慢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的时候都没有人注意到。
说了那么多,其实全都是废话,核心思想就是一绝话,鞑靼和瓦剌这是两个之间有着比杀父、夺妻、戮子之仇还要深重仇恨的民族。
但就是这样两个有着比杀父、夺妻、戮子之仇还要深重仇恨的民族的使臣却从草原之上一起结伴的来到了京城当中。
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哪怕是京城之中那些整日不怎么关系政事、为了生存而辛勤操劳的普通百姓们也在看到这一幕之后感觉到了一丝的不同寻常,在面对十分明显的刺激之时人的反应一般都是相似的,可能又要打仗了,这是大多数普通人对这件事情最后的结论。
那些普通的百姓都能够看到这些,朝中的文武大臣以及朱厚照如何会看不到呢。
朱厚照知道这一会不但可能要打仗了,而且还很有可能是一场有明以来史无前例的大战,一场决定了大明以及蒙古这两个民族生死存活之命运的大战。
在得知鞑靼和瓦剌的使臣一同到达了之后,朱厚照一方面让礼部的人去接待,毕竟礼仪之邦不能失了礼仪不是。而另一方面,朱厚照却马上便召见内阁、兵部以及五军都督府的官员。
“没想到阿喇哈青森竟然一该往常优柔寡断的性格,这麽快就做出了决定?”面对大臣们,朱厚照自言自语的说道。
瓦剌和鞑靼的这么快的联合确实是出乎朱厚照的意料。朱厚照很了解鞑靼和瓦剌相互之间那种根本就不可能化解的历史仇恨以及地缘争端,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今年得知瓦剌竟然在后面暗中资助巴图蒙克的消息之前朱厚照完全没有想过瓦剌有一天会和鞑靼合作对抗大明。事实证明再聪明的人也有可能会在某种特定条件之下犯错误,朱厚照就是顺风顺水贯了,再加上掌控着大明这个天下之间最大的帝国,所有有时候想问题也变得自大与独断了起来。
生死高于仇恨亦或者是仇恨高于生死这是一个无法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不过在事关民族生存问题的时候,往往答案却很明显,生死高于仇恨。很明显之前朱厚照自大的没有去想过这样的问题,所以他还幻想过有一天自己消灭了巴图蒙克之后瓦剌也像之前的莫日根他们那样投降自己,再然后自己就将瓦剌的阿喇哈青森、莫日根、亦思马因以及亦卜剌等所有人手中的兵马整合起来,这样自己便可以凭空多出来了将近三十万的精锐骑兵,如果自己将他们治下所有成年男丁都武装起来的话更是可以得到超过六十万的骑兵。有了这些军队,朱厚照到时候便可以从容的挥师西进一举踏平整个中亚了。
但是朱厚照忽略了生死高于仇恨的这个道理不代表它不会起到作用,在面对大明这个令人感到窒息的大敌之后,两个在朱厚照眼中不会联合的敌人竟然真的开始联合了。
一直到今年年初得知了瓦剌竟然在暗地里援助巴图蒙克之后,朱厚照才发觉自己犯了错误了。不过那个时候他也并不是特别担心,因为虽然他们两者有联合的迹象,但是朱厚照估计阿喇哈青森和巴图蒙克的结盟不会这么快,最起码也得等上两到三年的时间才有可能。
因为一方面朱厚照认为鞑靼和瓦剌两者毕竟有那么多的深仇大恨,想要联合最起码消除和放下仇恨也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论起能力来,不是朱厚照瞧不起阿喇哈青森,而是和巴图蒙克相比阿喇哈青森真的是差距太大了,其他能力就不说了,单说阿喇哈青森遇事犹豫不决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不会在短时间之内就决定和巴图蒙克联合对抗大明这种事关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
但是现在的事实证明朱厚照又一次判断错误了,阿喇哈青森和巴图蒙克分别让自己的使者和对方的使者光明正大的走在一起意图已经很明确了,朱厚照也不可能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接二连三的犯错误,这一次朱厚照不再抱有任何的幻想,他直言不讳的指出了阿喇哈青森已经和巴图蒙克结盟的事实。(未完待续。。)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