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小说网>窥灵眼> 第三十七章 解读古图

第三十七章 解读古图(第2页)

本站推荐:重生05,从不打灰开始从小卖铺发家,仇人坟头草三丈高总裁,夫人带崽跑路了下凡后,锦鲤奶包被整个皇族团宠狐妖重生在五零玄幻,前世的修为封不住了我在末世开盲盒跑男:开局撕名牌,白露崩溃回到过去变鹦鹉重生之中锋永恒神帝穿越原始之我在部落当祭祀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在异世界当恐怖主播时光再倾我有一身反弹属性为你而涅槃娘娘们拼命宫斗,丑王妃摆烂上位大荒战王泣血战王



    其实曹操盖三台,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庆祝北征和东进的胜利,显示自己的地位。
    铜雀台上其实并没有铜雀。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在长安西郊的上林苑里,营造建章宫,其中有一组建筑物叫双圆阙。
    阙是古代王侯的在建造府邸时,为了炫耀权势,在大门的两侧建成双的塔楼。
    那阙的顶上,常常有鸟形的装饰物,双圆阙的塔楼的顶上,安装有一对铜铸的凤凰,古诗《歌》中说:长安城西双圆阙,上有一双铜雀。
    一鸣五谷生,再鸣五谷熟。
    曹操为了展现自己的实力,就用铜雀台命名,媲美汉武帝。
    但是曹操当时官居丞相,封爵是武平侯,没有自称魏王,所以也就没有资格,在台子上建凤凰装饰,古代的礼法是相当严苛的。
    而铜雀台不光是一个瞻景楼,还是曹操用来操练水军的地方。
    曹操在台上,让军士比武助兴,文人骚客们则饮酒作诗,台下的漳河水顺着暗道,留到玄武池,水军就在那里操练。
    铜雀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一个战略要地。
    严才叛乱的时候,曹操就是在这铜雀台上躲着,才等到了王修的援军。
    不过这铜雀台的军事作用,到不如文化发展作用大,历史上有名的建安文学,就是以这三台为发源地,铜雀台自然就是文人聚集的重要场所。
    当时,北方一大批文学家,他们聚集在铜雀台,用自己的文学造诣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同时还感概战乱不断,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由于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所以后世称为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的出现,也是对儒家思想的一次重大冲击,在那种战乱纷纭、社会无序的时代,儒家思想的道德观念,已经完全无法束缚人心了,已经不再是人们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人人纵情任性,特立独行,突出自我意识,又追求个人的精神和享受。
    听燕秋这云山雾罩的讲解,就好像听评书一样,一个邺城,光这三台,就够我们学半辈子的了,看来她是得了陈教授的真传了。
    我佩服燕秋之余,更佩服陈教授,陈教授要是亲临,估计讲个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
    燕秋话音已落,但是众人还沉浸在无尽的幻想当中,好像当时铜雀台上的歌舞诗酒,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台下繁华的邺城,人民幸福生活的其乐融融,就好像在我们身边一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赵铁锁显然并不感兴趣,打断了大家的美梦问:“那这图上有没有画,我们下一步怎么走?”
    我们在乱七八糟的线路里,找了半天,也没个头绪。
    还是花姐记性好,她用手指头在图上,顺着各种通道画到最后,就停在了一个小方室上,那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
    可那图上明明画着这里有个棺材,而且地面下面,是几条七拐八绕的道路,再下面就是邺城图了,跟墓穴没有任何关系。
    众人正琢磨着图中隐藏了什么玄妙,就听甬道里吵吵嚷嚷的,隐约听到那个带头大哥说:“就走这条路,这路通风,前面有出口。”
    我一听坏了,那帮土匪团居然和我们走了同样的路,而且完全不费力,就做出了经验性的正确选择,我们这下恐怕完蛋了,难不成就要被关门放狗了?
    正在我们手足无措的时候,陆姗拉拉我的衣角,指向了那个方台。
    我们顺着陆姗的手指看过去,那方台上赫然出现了一个石棺。
    Z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窥灵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周易小说网只为原作幽目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幽目童并收藏窥灵眼最新章节

所有小说和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只为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https://www.zhuoy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