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月革命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周易小说网 www.zhuoyj.com,最快更新1908之钢铁雄心最新章节!
如果说索姆河战役中,英国人第一次将坦克投入到战场进而震惊了世界,那么埃尔祖鲁姆战役中远征军坦克部队第一次成规模作战,并且取得那么大战果,对整个世界而言,就——————算了,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
同样,埃尔祖鲁姆战役也将因为那奇迹般的战果而永载史册。
不过在永载史册前,因为索姆河战役中英国马克坦克,和埃尔祖鲁姆战役中15式坦克发挥的奇迹般的效果,各国都开始对坦克展开了研究。
譬如法国的雷诺,和德国的av7,只不过在取得了16式坦克的图纸后,德国人还会不会发展那款和装甲车其实没太大区别的坦克,就是很难说的事情了…不管怎么说,德国人取得了图纸自然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其他各国上窜下跳的同时,也没忘了自己研发坦克——————列强们也是很骄傲的,在他们看来中国人能研发的出来坦克,没理由他们研发不出来…而在国内,群众们也在为埃尔祖鲁姆战役的获胜而庆祝着,要知道这可不是过去的那些零星小胜,一次击溃近二十万敌军,再加上俘获了近十万俘虏,这样的战役哪怕是在东西线上也是很少见的。
再考虑到当时蒋百里动用的仅有一个旅的三百多辆坦克,外加七个师的五万多步兵,这样的战绩就更是罕见了。
只不过就是这个举国欢腾的时刻,远在高加索的蒋百里却遇到了许多糟心的事。
这个糟心的事不是来自任何一方,恰恰是来自他身边的盟友,俄国人…自埃尔祖鲁姆战役结束后,蒋百里一举俘获了近十万土耳其士兵,使得在西线的土耳其人彻底丧失了进攻能力。
当然,土耳其人丧失了进攻能力,可他蒋百里也没强到哪去,因为坦克部队的三百多辆坦克,到了现在已经没几辆能开动的了。想要继续进攻的话,就需要先休整一段时间,就算不把这些坦克坏掉的发动机全部修好,至少也要让下面的士兵喘口气再说。
好在这时张绍曾已经拿下了巴格达,倒是让蒋百里安心了不少。
不过就在蒋百里下令,命令全军进入休整状态的时候。
俄国人,却很腼腆的找上了门来,对蒋百里表达了自己希望能亲自到坦克部队去观看一番的想法。
这个想法很自然的就遭到了蒋百里的拒绝,因为在坦克部队出发前,严光已经严令不得让任何外人接近坦克部队,这个外人当中甚至包括了中国人本身…而虽然被拒绝了,可是俄国人却没死心。
只是隔了几天的时间,俄国人就在次找上门来,声称在高加索战场已经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希望蒋百里能派坦克部队到东线去,支援一下俄国人。
和俄国人一起来的,还有英国人和法国人。
三国人会如此,一来是因为东线的情况的确很糟糕,糟糕到俄国人已经快要撑不住的地步。英国人和法国人可是很清楚,要是俄国人撑不住了,那自己会遭遇什么情况…再来,虽说蒋百里是水泼不进,可你的坦克部队到了俄国,总不能还是这样吧?到时候俄国人还不是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这还是客气的,弄不好,俄国人还能给你玩一出“坦克失窃”,直接弄一辆坦克去大卸八块,捎带着英法一同学习…当然他们也很清楚蒋百里说的不算,真正说的算的是远在燕京的严光,只不过严光的立场他们可是很清楚的,那根本就是说不服的。所以他们才会采用迂回政策,希望先说服蒋百里,进而在说服严光。
只不过在采取迂回政策的同时,显然没有人料到另一件事情的发生,那就是…“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
提到革命的话,在国内最出名的两个革命,第一个应该是“辛亥革命”也是中国影响最大的革命,正是这场革命使得满清彻底走向了灭亡。
而第二场革命,大概就是“十月革命”了,因为后世的中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领头的却是“锤子镰刀党”,因此“十月革命”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也是这场革命的发生,宣告着苏联的正式成立。
不过在“十月革命”前,却还有一个“二月革命”…自欧战爆发后,随着俄国在东线的损失不断变得惨重,俄国境内的罢工和暴动行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只不过规模一直都不是很大罢了。一直到1917年初,俄国才爆发了自欧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罢工行动。
革命爆发的原因,其中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经济的破坏,以及百姓对沙俄政斧[***]统治的不满等。当时尼古拉二世自任最高统帅,率领俄军在东线征战,他就把政斧交由其妻亚历山大拉皇后与其他官员管理。而且,他又误信拉斯普京,让他令政斧充满贪污,使内政混乱。国家局势渐趋紧张,因为俄国之参战在后来造成很多尤其是经济上的问题。
在一战中,由于俄国加入了协约国一方。并且,应协约国的多次要求,为了配合西线战事,俄军多次主动发起攻击,迎击德国、奥匈帝国以及南方的奥斯曼帝国。俄军最初略有小胜,但面对着多线作战的窘迫局面,遭受严重挫败,例如在东普鲁士大败于德军。
工厂产量下跌、铁路系统欠缺效率以及后勤保障极其不力是俄国数次失利的原因。同时,俄军战术战法陈旧落后,军队领导人将私人恩怨带入战场,导致开战后俄军即遭惨败。后来应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要求,为了配合英军的登陆作战和缓解西线压力,俄军发动了夏季攻势,遭到重大损失,人员俘虏达100多万,国内统治岌岌可危。
到了战争后期,俄军有超过一百七十万士兵被杀,五百九十万人受伤。逃兵者众多,将领与军官能力平庸,以致整体士气低落。某些部队出战时,竟然没有充足的弹药与其武器相配。俄国后方则有严重饥荒,物资短缺。基于德军的猛攻与边境封锁,俄国经济最终被拖垮。拥有一些自由派成员的杜马向沙皇建议组成类似1905年俄国革命后建立、不久后被他取消的君主立宪政斧,但被他拒绝。
1917年2月寒冬、食物短缺、民不聊生,加上经济崩溃,大众起义的诱因业已齐备。结果,俄国首都圣彼得堡(时名彼得格勒)的工人率先发动罢工,展开革命的序幕。
3月3曰,圣彼得堡的大型工厂普提洛夫工厂工人宣布罢工。罢工工人被解雇,引致其他工厂的罢工。由于有些示威者要求增加面包供应,部分该厂的工人找到继续罢工的理由。虽然示威者偶尔与政斧军队有冲突,但首天没有人死伤。
在往后几天,罢工工人云集在圣彼得堡,局势渐趋紧张。
3月8曰,示威者为庆祝国际妇女节而举办一连串聚会与集会,并渐渐把活动政治化。参与者首次使用在俄国较为令人敏感的口号,例如“反对战争!”与“结束专政!”等。二月革命终于爆发。这次,警民冲突,引致双方互有死伤。示威者准备好武器,抢掠警方的总部。
3月10曰,沙皇政斧派出一大队士兵扫荡该城。士兵最初拥护政斧,杀害了不少示威者,但后来愈来愈多士兵倒戈反向,支持起义,令起义浪潮更趋激烈。这个时候,沙皇深感不安,于是解散了杜马,并下令选出一个临时委员会。
沙皇得悉彼德格勒的示威,并决定乘火车到彼得格勒维持大局,以期改善情况。然而,他返国的真正原因是他包括独子阿列克谢皇储等子女染上麻疹,故此他要返回该城市附近的沙皇别墅陪伴他们。
不过,当他到达目的地之时,迎接他的将领都异口同声劝喻他退位。3月15曰(儒略历3月2曰),沙皇宣布与他的儿子退位,并提名其弟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大公继承皇位。
但是,由于彼德格勒内的所有军队站在示威者的一方,大公在3月17曰拒绝皇位,统治俄国达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就此灭亡。二月革命后,彼德格勒苏维埃首先举行选举,而临时政斧最初则在杜马与苏维埃支持下组成。于是在俄国历史上出现了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的临时政斧,而另一个就是“锤子镰刀党”了…——————————在俄国发生的一切震惊了世界,毕竟罗曼诺夫王朝已经统治俄国304年之久。当然,此时的英法对新成立的俄国政斧还不是特别的敌视,因此这时至少在名义上统治俄国的还是一个资产阶级政斧,而不是后来的“锤子镰刀党”。
在新政斧成立后,英法都极力要求新政斧继承俄国的责任,继续在东线对德国施加压力。毕竟俄国要是不玩了,那他们就要承担德国全部的压力了。
英法的要求,也正是临时政斧想做的。
临时政斧极力主张继续参战,直到协约国取得“最后的胜利”。“锤子镰刀党”则担心军官团会采取反革命的行动,于是在3月14曰以“锤子镰刀党”名义与权利发布了著名的“第一号命令”,以此剥夺了军官们的军事管理和训练权。这一命令传遍整个武装力量,尽管临时政斧下达了相反的命令,但结果却是布尔什维克所期待的——部队的军纪丧失了。
俄国陆军和海军像春天消融的冰块一样崩溃了。兵变的士兵和水手杀死了很多军官,其他军官则直接被士兵大会罢免。到4月中旬,估计军官团队中50%的军官被清除了,他们其中有许多是有经验的军人——————一切就如二战前夕的大清洗一般。
列宁和其他布尔什维克的拥护者经德国进入俄国,以反对临时政斧。
而就像英法担心的那样,德国在东线停止了一切军事行动,以免俄国人重新团结起来保卫自己的家园,并且趁着东线平静的时候,将在东线的军队调往西线和意大利战线…不过这些都和中国无关,尤其是蒋百里,因为“二月革命”的关系,他总算是摆脱了英法俄的纠缠,因为这个时候无论是英法,还是俄国都已经无心去关心中国人的坦克技术了…同样,蒋百里也无需担心新成立的俄国政斧会找自己的麻烦,毕竟高加索和亚美尼亚战场也是整个欧战的组成部分,在有可能会触怒英法的情况下,俄国人是不会做出什么不明智的举动的。
而且现在俄国一片混乱,如果不是有自己的远征军在高加索,恐怕土耳其人早就迎头而上了——————事实上历史上的土耳其人,也恰恰是趁着俄国内乱的机会拿下的高加索。
当然,等到土耳其战败后,他吞下了多少土地,自然就要还回去多少了…虽说既不需要担心东线,也不需要担心新的俄国政斧的态度问题,但是蒋百里依然有忧心的事情,那就是远征军后勤线的安全问题。
在达达尼尔海峡依然封闭的情况下,远征军联络国内的线路一共有三条,一条是西伯利亚铁路,一条是新开通的波斯湾———底格里斯河,还有一条就是迪兰铁路了。
波斯湾目前在英国人的手里,由巴士拉、巴格达再至摩苏尔的底格里斯河,也已经落入了中英两国的手中,所以这条后勤线完全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除了运输能力太弱需要有些头疼外…事实上,在成功的夺下了巴格达后,英国人已经开始考虑将美索不达米亚转交给中国,毕竟在攻取了美索不达米亚后,中东炼油厂安全无恙的英国人,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在继续留在这里了…除开底格里斯河,剩下的两条后勤线,漫长的西伯利亚铁路现在已经完全瘫痪,因为他要经过的地区实在是太多了,而那些地区却依然处于混乱状态。再加上常年的战争导致俄国境内经济的庞大问题,就算真的有列车经过,上面的补给物资恐怕也会被一哄而上,然后一点渣渣都不留…目前唯一还算安稳的,恐怕也就剩下迪兰铁路了。
到不是迪兰铁路不乱,只是因为中亚地域终究不像西伯利亚那么大,而且中亚也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再加上远征军在中亚也有一些驻军营地在。而且在俄皇退位,俄国境内一片混乱,在严光征得了英法的同意后(也征询过俄国临时政斧的同意,只是人家没答应,好在现在也不需要俄国的同意了),原本屯驻于迪化和兰州的一些国防军,全部进入俄国的中亚地区内,在一些交通要道,几乎都布置了驻军。
当然,英法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是远征军在中亚赖着不走了怎么办。
可是想想现在的俄国只不过是在经历新政斧成立后必经的混乱,英法也就不再担心了。何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有英法帮衬着,只要等到俄国的内乱结束,就算中国人想赖着不走恐怕也不可能…只是恐怕英法不会想到,在过几个月的时间,目前至少在名义上还维持着统一的俄国临时政斧,就会面临新一轮的革命风暴,而等到这场风暴结束的时候,新生的俄国政斧的主导者,就会是英法视为死敌的“锤子镰刀党”了。
真到了那个地步,暂且不提新生的苏维埃政斧有没有能力将远征军驱逐出去,恐怕到时候会是英法求着中国将军队留在中亚吧…毕竟和苏联的“锤子镰刀党”成员比,在英法看来,中国已经算不得什么威胁了。而这也是严光会出资资助苏联的原因,虽然在未来苏联肯定会成为中国的头号敌人。
可同样,苏联也会是英法美德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头号大敌,而在由西方主导的世界里,一个强大的中国实在是太显眼了一些,因此若是能有一个苏联站出来替中国吸引火力,那就实在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就如后世一般,在苏联还在时,美英等国甚至考虑过将中国纳入北约,可等到苏联解体后呢?如果不是突然冒出来了一个拉登同志,替中国吸引了十多年的火力,恐怕…苏联存在的意义对中国就是如此,他就是严光专门留出来吸引英法美德等国火力用的。一直到中国强大到,不再需要惧怕任何人为止…而现在,严光的任务就是继续秘密资助俄国的“锤子镰刀党”,一直到他们获得“十月革命”的成功,幸运的扛过了“苏俄内战”,并最终成为了整个世界的大敌为止…
(未完待续)
如果说索姆河战役中,英国人第一次将坦克投入到战场进而震惊了世界,那么埃尔祖鲁姆战役中远征军坦克部队第一次成规模作战,并且取得那么大战果,对整个世界而言,就——————算了,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
同样,埃尔祖鲁姆战役也将因为那奇迹般的战果而永载史册。
不过在永载史册前,因为索姆河战役中英国马克坦克,和埃尔祖鲁姆战役中15式坦克发挥的奇迹般的效果,各国都开始对坦克展开了研究。
譬如法国的雷诺,和德国的av7,只不过在取得了16式坦克的图纸后,德国人还会不会发展那款和装甲车其实没太大区别的坦克,就是很难说的事情了…不管怎么说,德国人取得了图纸自然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其他各国上窜下跳的同时,也没忘了自己研发坦克——————列强们也是很骄傲的,在他们看来中国人能研发的出来坦克,没理由他们研发不出来…而在国内,群众们也在为埃尔祖鲁姆战役的获胜而庆祝着,要知道这可不是过去的那些零星小胜,一次击溃近二十万敌军,再加上俘获了近十万俘虏,这样的战役哪怕是在东西线上也是很少见的。
再考虑到当时蒋百里动用的仅有一个旅的三百多辆坦克,外加七个师的五万多步兵,这样的战绩就更是罕见了。
只不过就是这个举国欢腾的时刻,远在高加索的蒋百里却遇到了许多糟心的事。
这个糟心的事不是来自任何一方,恰恰是来自他身边的盟友,俄国人…自埃尔祖鲁姆战役结束后,蒋百里一举俘获了近十万土耳其士兵,使得在西线的土耳其人彻底丧失了进攻能力。
当然,土耳其人丧失了进攻能力,可他蒋百里也没强到哪去,因为坦克部队的三百多辆坦克,到了现在已经没几辆能开动的了。想要继续进攻的话,就需要先休整一段时间,就算不把这些坦克坏掉的发动机全部修好,至少也要让下面的士兵喘口气再说。
好在这时张绍曾已经拿下了巴格达,倒是让蒋百里安心了不少。
不过就在蒋百里下令,命令全军进入休整状态的时候。
俄国人,却很腼腆的找上了门来,对蒋百里表达了自己希望能亲自到坦克部队去观看一番的想法。
这个想法很自然的就遭到了蒋百里的拒绝,因为在坦克部队出发前,严光已经严令不得让任何外人接近坦克部队,这个外人当中甚至包括了中国人本身…而虽然被拒绝了,可是俄国人却没死心。
只是隔了几天的时间,俄国人就在次找上门来,声称在高加索战场已经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希望蒋百里能派坦克部队到东线去,支援一下俄国人。
和俄国人一起来的,还有英国人和法国人。
三国人会如此,一来是因为东线的情况的确很糟糕,糟糕到俄国人已经快要撑不住的地步。英国人和法国人可是很清楚,要是俄国人撑不住了,那自己会遭遇什么情况…再来,虽说蒋百里是水泼不进,可你的坦克部队到了俄国,总不能还是这样吧?到时候俄国人还不是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这还是客气的,弄不好,俄国人还能给你玩一出“坦克失窃”,直接弄一辆坦克去大卸八块,捎带着英法一同学习…当然他们也很清楚蒋百里说的不算,真正说的算的是远在燕京的严光,只不过严光的立场他们可是很清楚的,那根本就是说不服的。所以他们才会采用迂回政策,希望先说服蒋百里,进而在说服严光。
只不过在采取迂回政策的同时,显然没有人料到另一件事情的发生,那就是…“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
提到革命的话,在国内最出名的两个革命,第一个应该是“辛亥革命”也是中国影响最大的革命,正是这场革命使得满清彻底走向了灭亡。
而第二场革命,大概就是“十月革命”了,因为后世的中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领头的却是“锤子镰刀党”,因此“十月革命”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也是这场革命的发生,宣告着苏联的正式成立。
不过在“十月革命”前,却还有一个“二月革命”…自欧战爆发后,随着俄国在东线的损失不断变得惨重,俄国境内的罢工和暴动行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只不过规模一直都不是很大罢了。一直到1917年初,俄国才爆发了自欧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罢工行动。
革命爆发的原因,其中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经济的破坏,以及百姓对沙俄政斧[***]统治的不满等。当时尼古拉二世自任最高统帅,率领俄军在东线征战,他就把政斧交由其妻亚历山大拉皇后与其他官员管理。而且,他又误信拉斯普京,让他令政斧充满贪污,使内政混乱。国家局势渐趋紧张,因为俄国之参战在后来造成很多尤其是经济上的问题。
在一战中,由于俄国加入了协约国一方。并且,应协约国的多次要求,为了配合西线战事,俄军多次主动发起攻击,迎击德国、奥匈帝国以及南方的奥斯曼帝国。俄军最初略有小胜,但面对着多线作战的窘迫局面,遭受严重挫败,例如在东普鲁士大败于德军。
工厂产量下跌、铁路系统欠缺效率以及后勤保障极其不力是俄国数次失利的原因。同时,俄军战术战法陈旧落后,军队领导人将私人恩怨带入战场,导致开战后俄军即遭惨败。后来应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要求,为了配合英军的登陆作战和缓解西线压力,俄军发动了夏季攻势,遭到重大损失,人员俘虏达100多万,国内统治岌岌可危。
到了战争后期,俄军有超过一百七十万士兵被杀,五百九十万人受伤。逃兵者众多,将领与军官能力平庸,以致整体士气低落。某些部队出战时,竟然没有充足的弹药与其武器相配。俄国后方则有严重饥荒,物资短缺。基于德军的猛攻与边境封锁,俄国经济最终被拖垮。拥有一些自由派成员的杜马向沙皇建议组成类似1905年俄国革命后建立、不久后被他取消的君主立宪政斧,但被他拒绝。
1917年2月寒冬、食物短缺、民不聊生,加上经济崩溃,大众起义的诱因业已齐备。结果,俄国首都圣彼得堡(时名彼得格勒)的工人率先发动罢工,展开革命的序幕。
3月3曰,圣彼得堡的大型工厂普提洛夫工厂工人宣布罢工。罢工工人被解雇,引致其他工厂的罢工。由于有些示威者要求增加面包供应,部分该厂的工人找到继续罢工的理由。虽然示威者偶尔与政斧军队有冲突,但首天没有人死伤。
在往后几天,罢工工人云集在圣彼得堡,局势渐趋紧张。
3月8曰,示威者为庆祝国际妇女节而举办一连串聚会与集会,并渐渐把活动政治化。参与者首次使用在俄国较为令人敏感的口号,例如“反对战争!”与“结束专政!”等。二月革命终于爆发。这次,警民冲突,引致双方互有死伤。示威者准备好武器,抢掠警方的总部。
3月10曰,沙皇政斧派出一大队士兵扫荡该城。士兵最初拥护政斧,杀害了不少示威者,但后来愈来愈多士兵倒戈反向,支持起义,令起义浪潮更趋激烈。这个时候,沙皇深感不安,于是解散了杜马,并下令选出一个临时委员会。
沙皇得悉彼德格勒的示威,并决定乘火车到彼得格勒维持大局,以期改善情况。然而,他返国的真正原因是他包括独子阿列克谢皇储等子女染上麻疹,故此他要返回该城市附近的沙皇别墅陪伴他们。
不过,当他到达目的地之时,迎接他的将领都异口同声劝喻他退位。3月15曰(儒略历3月2曰),沙皇宣布与他的儿子退位,并提名其弟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大公继承皇位。
但是,由于彼德格勒内的所有军队站在示威者的一方,大公在3月17曰拒绝皇位,统治俄国达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就此灭亡。二月革命后,彼德格勒苏维埃首先举行选举,而临时政斧最初则在杜马与苏维埃支持下组成。于是在俄国历史上出现了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的临时政斧,而另一个就是“锤子镰刀党”了…——————————在俄国发生的一切震惊了世界,毕竟罗曼诺夫王朝已经统治俄国304年之久。当然,此时的英法对新成立的俄国政斧还不是特别的敌视,因此这时至少在名义上统治俄国的还是一个资产阶级政斧,而不是后来的“锤子镰刀党”。
在新政斧成立后,英法都极力要求新政斧继承俄国的责任,继续在东线对德国施加压力。毕竟俄国要是不玩了,那他们就要承担德国全部的压力了。
英法的要求,也正是临时政斧想做的。
临时政斧极力主张继续参战,直到协约国取得“最后的胜利”。“锤子镰刀党”则担心军官团会采取反革命的行动,于是在3月14曰以“锤子镰刀党”名义与权利发布了著名的“第一号命令”,以此剥夺了军官们的军事管理和训练权。这一命令传遍整个武装力量,尽管临时政斧下达了相反的命令,但结果却是布尔什维克所期待的——部队的军纪丧失了。
俄国陆军和海军像春天消融的冰块一样崩溃了。兵变的士兵和水手杀死了很多军官,其他军官则直接被士兵大会罢免。到4月中旬,估计军官团队中50%的军官被清除了,他们其中有许多是有经验的军人——————一切就如二战前夕的大清洗一般。
列宁和其他布尔什维克的拥护者经德国进入俄国,以反对临时政斧。
而就像英法担心的那样,德国在东线停止了一切军事行动,以免俄国人重新团结起来保卫自己的家园,并且趁着东线平静的时候,将在东线的军队调往西线和意大利战线…不过这些都和中国无关,尤其是蒋百里,因为“二月革命”的关系,他总算是摆脱了英法俄的纠缠,因为这个时候无论是英法,还是俄国都已经无心去关心中国人的坦克技术了…同样,蒋百里也无需担心新成立的俄国政斧会找自己的麻烦,毕竟高加索和亚美尼亚战场也是整个欧战的组成部分,在有可能会触怒英法的情况下,俄国人是不会做出什么不明智的举动的。
而且现在俄国一片混乱,如果不是有自己的远征军在高加索,恐怕土耳其人早就迎头而上了——————事实上历史上的土耳其人,也恰恰是趁着俄国内乱的机会拿下的高加索。
当然,等到土耳其战败后,他吞下了多少土地,自然就要还回去多少了…虽说既不需要担心东线,也不需要担心新的俄国政斧的态度问题,但是蒋百里依然有忧心的事情,那就是远征军后勤线的安全问题。
在达达尼尔海峡依然封闭的情况下,远征军联络国内的线路一共有三条,一条是西伯利亚铁路,一条是新开通的波斯湾———底格里斯河,还有一条就是迪兰铁路了。
波斯湾目前在英国人的手里,由巴士拉、巴格达再至摩苏尔的底格里斯河,也已经落入了中英两国的手中,所以这条后勤线完全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除了运输能力太弱需要有些头疼外…事实上,在成功的夺下了巴格达后,英国人已经开始考虑将美索不达米亚转交给中国,毕竟在攻取了美索不达米亚后,中东炼油厂安全无恙的英国人,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在继续留在这里了…除开底格里斯河,剩下的两条后勤线,漫长的西伯利亚铁路现在已经完全瘫痪,因为他要经过的地区实在是太多了,而那些地区却依然处于混乱状态。再加上常年的战争导致俄国境内经济的庞大问题,就算真的有列车经过,上面的补给物资恐怕也会被一哄而上,然后一点渣渣都不留…目前唯一还算安稳的,恐怕也就剩下迪兰铁路了。
到不是迪兰铁路不乱,只是因为中亚地域终究不像西伯利亚那么大,而且中亚也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再加上远征军在中亚也有一些驻军营地在。而且在俄皇退位,俄国境内一片混乱,在严光征得了英法的同意后(也征询过俄国临时政斧的同意,只是人家没答应,好在现在也不需要俄国的同意了),原本屯驻于迪化和兰州的一些国防军,全部进入俄国的中亚地区内,在一些交通要道,几乎都布置了驻军。
当然,英法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是远征军在中亚赖着不走了怎么办。
可是想想现在的俄国只不过是在经历新政斧成立后必经的混乱,英法也就不再担心了。何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有英法帮衬着,只要等到俄国的内乱结束,就算中国人想赖着不走恐怕也不可能…只是恐怕英法不会想到,在过几个月的时间,目前至少在名义上还维持着统一的俄国临时政斧,就会面临新一轮的革命风暴,而等到这场风暴结束的时候,新生的俄国政斧的主导者,就会是英法视为死敌的“锤子镰刀党”了。
真到了那个地步,暂且不提新生的苏维埃政斧有没有能力将远征军驱逐出去,恐怕到时候会是英法求着中国将军队留在中亚吧…毕竟和苏联的“锤子镰刀党”成员比,在英法看来,中国已经算不得什么威胁了。而这也是严光会出资资助苏联的原因,虽然在未来苏联肯定会成为中国的头号敌人。
可同样,苏联也会是英法美德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头号大敌,而在由西方主导的世界里,一个强大的中国实在是太显眼了一些,因此若是能有一个苏联站出来替中国吸引火力,那就实在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就如后世一般,在苏联还在时,美英等国甚至考虑过将中国纳入北约,可等到苏联解体后呢?如果不是突然冒出来了一个拉登同志,替中国吸引了十多年的火力,恐怕…苏联存在的意义对中国就是如此,他就是严光专门留出来吸引英法美德等国火力用的。一直到中国强大到,不再需要惧怕任何人为止…而现在,严光的任务就是继续秘密资助俄国的“锤子镰刀党”,一直到他们获得“十月革命”的成功,幸运的扛过了“苏俄内战”,并最终成为了整个世界的大敌为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