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小说网 > 琉璃世琉璃塔 > 第38章 青瓷景德烧

第38章 青瓷景德烧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周易小说网 www.zhuoyj.com,最快更新琉璃世琉璃塔最新章节!

    北平,在元朝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起成为元朝的国都,称为“大都”。洪武元年,改为北平府。城址大约北起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比现在的北京小得多。

    而至元四年建造的元皇宫,格局是以水面为中心,环水而建宫室,商市分散在皇城四周。整个皇宫占了大都城市的十分之一,衙署集中在东城区,隔得比较开。

    在朱棣二十二岁就藩时,元皇宫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燕王府。当时朱元璋还特意晓谕其他藩王,燕王的这个王府超大是特例,并非有意逾制,乃是就地取材用了元皇宫,实际是节约使用等等。其实到后期,各个藩王的王府很少按制建造,各王或奢靡成风,或暗中有意攀比,或确实人口众多,王府都是越造越大。比如在大同府看到的代王府,规模和燕王府其实差不了多少,豪华富丽甚有过之。

    这一天恰是雪后初晴,屋顶树枝上微有薄雪,街道上并未积起来,反而有些泥泞。天空湛蓝,阳光从空中洒下来,常有金光点点。莲花和知恩初到北平,二人自马车掀开的车帘之前瞧去,果然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与大同府又大不相同。

    逶迤行了半日,远远望见街道北面蹲着两只巨大的石头狮子,一排整齐的红墙金瓦,三间兽头大门。东西角门开着,正门紧闭,三位锦衣少年正领着身后一群亲兵家丁肃立门前,引颈张望。正门之上的金匾,正是“燕王府”三个大字。

    这时就听见有人喊:“来了来了,快通知王妃!”一阵跑步声响,不一会儿脚步杂沓,正门吱扭扭大开,一群华冠丽服之人簇拥着一个贵妇人出了大门,正是燕王妃率领家人出来迎接。此时恰好燕王的队伍也到了大门之前。

    燕王妃姓徐名英,乃是开国功臣魏国公徐达的长女,今年三十七岁了(比前文提到的现魏国公徐辉祖大七岁),自幼贞静好读书,被称为“女诸生”,将门虎女又武艺非凡,是个难得的能文能武人才。十五岁就嫁了燕王,二十几年来夫妻相敬如宾。大门口刚才站着的就是二人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分别是二十,十八,十五岁;长子朱高炽被封为燕王世子。

    燕王一行停车下马,久别重逢,自有一番悲喜。

    朱棣这次远征足足有大半年,前面几年也是东奔西跑,在大宁卫的时间多过在北平,夫妻父子都是聚少离多。可喜这次北征大捷,北疆平定,恭贺声问候声,行礼声,叙话声乱成一团。其中又以代王妃徐秀的声音最大,叫姐姐,叫三个外甥,亲热欢喜得又是嚷又是笑。

    莲花带着知恩和海寿站在车旁,含笑远远望着众人,忽然就想起了远在汉城的家,想起了母亲,想起了父兄小弟。自己家里,也曾经这么热闹,父亲兄长下了朝,母亲带着自己和小弟总是迎到门口,忙着问累不累?饿不饿?想吃什么?那时候,却没有想到过这简单的幸福有一日只能远观回想……

    这时燕王俯身向徐英说了几句,徐英侧头望向莲花,点了点头,迈步便走了过来。莲花急忙上前几步拜倒:“宜宁拜见王妃。”话没说完,已被徐英双手半路托住:“快不要多礼”。徐英是练武之人,这一托颇有力气,莲花身不由己地就站了起来。

    却见徐英个子高挑,身体挺拔,肩宽臂壮,虽穿着朝服长裙,仍掩不住英姿飒爽。满头乌发只简单地盘了个翠髻,插了一只金簪和一只凤钗,全身并无多余的环佩首饰。脸庞清瘦眼角依稀有点皱纹,一双眼睛明亮锐利直如月射寒江。

    如果说徐秀是花团锦簇的富贵牡丹,徐英则是迎风挺立的傲雪寒梅。

    在徐英眼中,这个朝鲜的异邦公主也颇出意外。在邸报上几次看到过宜宁公主的名字,想象中不过是个番邦女子。没想到竟然袅娜秀丽冰清玉润,素洁如秋菊被霜,安静如松生空谷,更仿佛如新出水的莲花带着微微清香。最关键的,双目明澈见底,令人油然而生信任甚至怜惜。

    徐英不由就笑了,拉着莲花的手问道:“公主是第一次到中原?这么远可累了吧?”

    莲花也觉得这燕王妃自然而然令人亲近,轻声含笑答道:“是第一次来天朝。坐车不累。王妃叫我宜宁就好”。

    这时知恩和海寿还跪在莲花身后,徐英也吩咐了平身,问了姓名。听到知恩卷着舌头的“权知恩”不由又笑,多看了两眼这个可爱的小姑娘。

    这时代王妃徐秀已经在旁边大声说道:“哎呀,都是一家人,她是未来的侄媳妇,你们两不要那么客气吧!姐姐赶紧领我们进去,我都饿了!”

    徐英一笑,牵着莲花进了燕王府。

    ****************

    莲花被安排住在后院靠花园的听松居,这是一排六间白墙金顶的大屋,屋前屋后都是半矮的青松。虽是冬天仍然翠绿,在薄薄的雪下顽强地展露着勃勃生机。北风吹起,青松相依相挨,发出阵阵松涛的轻声。

    莲花一见便喜欢上了这个雅致的地方,徐英亲自领过来,见莲花喜欢也自高兴,嘱咐几句留了三个管事的婆子候着,让莲花好好休息就走了。知恩和海寿忙着收拾住下,知恩和莲花睡在东面的两个里间,海寿在西面的一个外间。

    三个人一路行来风尘仆仆,分别沐浴更衣,换上了干净的衣衫。知恩拿了梳子帮莲花梳头,海寿取了刷子在院子里刷靴子。

    莲花盘算过,北平这里只需去见下指空师父就好,最多耽误个几天功夫。可是来北平路上曾问过朱棣一次,何时派兵送自己去京师,朱棣神色黯淡,踌躇不答。莲花猜想燕王还是担心自己吧?毕竟一旦离开了北平,贵为燕王也无法照顾自己,前路茫茫,实在祸福难测。

    而朝廷这几次又是找又是催,似乎很在意的样子。这完全是为了朝鲜邦交吗?想起朱权开玩笑说的“想媳妇”不由一阵脸红,未来夫婿的这个皇太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是否真有些想着自己呢?他能不能帮着请到朝廷的援兵特别是水军呢?

    正胡思乱想,窗外靴声橐橐,马三宝和王景弘进了中间的小厅。两个人洗漱沐浴过,换上了王府的内官监官服,看起来神清气爽气宇轩昂。知恩首先就叫出来:“王大人!你这样真好看!”

    任王景弘一向镇静从容不动声色的一个老成人,也一下红了脸:“小知恩,你别拿我开心。”竟然有几分羞涩。

    知恩嘟着嘴:“不是啊,我是真这么想呐。对吧,公主?”

    莲花微笑着安慰:“是,是好看。”

    王景弘的脸红得像柿子,张了张嘴不知说什么好。马三宝赶紧解围:“王爷让我们过来看看可缺什么不缺?还有海兄弟要不要到我们那里去歇息?”

    海寿不等莲花说话已经急忙说道:“我在这里外间很好,我不离开公主。”说着小心看了一眼莲花:“请公主让我留在这里。”

    自在大同府重逢,海寿极为依恋莲花。也是,这近半年时间一个人在外奔波,焦虑担心孤单绝望,难为他一个人如何熬过来。

    莲花心中明白,温言道:“海寿就在这里,没事。”又补充道:“以前在汉城,他也是住在内院的外间。”

    马三宝笑道:“那最好了。要不海兄弟早上练功去前面的校场吧?这里别吵着公主。”

    海寿连忙点头答应。莲花微笑看着两人,心里一阵温暖。

    原来朱棣和马三宝在大同府街上曾见过海寿舞鞭,功夫确实不错。可是他要去的地方是京城皇宫,高手如云,聚集了天下各派的顶尖人物,这点鞭法便显得不够了。马三宝乃是燕王府的第一高手,朱棣便让他指点指点海寿,马三宝爽快答应了。

    朱棣还有一层意思没明说出来,海寿和知恩对莲花确实忠心耿耿,可是两个人或质朴或幼稚,主仆三人竟是一个比一个天真。这样三个人在东宫,在皇宫,被人下个套埋个坑太容易了。马三宝何等聪明人物,看着朱棣的目光就明白了,立刻决意再教教这个朝鲜内侍鞭法以外的功夫,在皇宫内院生存的功夫。

    马三宝又笑眯眯地问道:“这里还缺什么不?”

    莲花微笑:“不缺。王妃想的很周到,一应俱全。”又笑着说道:“反而好些东西我不认得。”顺手指了指案上的一个双耳瓶:“这个花瓶的颜色真好看,叫什么?”

    马三宝拿起来笑道:“这个就是青花瓷,景德镇烧的。圣上登基之前,就控制了景德镇,烧制了大量瓷器,工艺也一再提高。洪武这三十年,皇宫朝廷用的日用器具基本都是在景德镇烧制运送至京师。品种很多,元时的青白瓷,枢府瓷,红釉绿釉都有;青花经过大改,趋向清淡,留很多空白地,不像元瓷那么厚重。”

    一边说一边指给莲花看,莲花仔细看去,果然颜色白润厚肥,色泽清雅,柔和悦目。

    马三宝接着解释道:“你看这个龙纹,不像元时的龙那么凶猛,是三爪龙。流云的云脚粗短,中心的三朵流云呈品字排列。这些都是洪武年间改进的”。

    马三宝又特意把双耳瓶倒过来,底座上四个端端正正的篆书“洪武年制”,四字双竖行,用青花书写,一样柔和圆润。莲花不由赞叹不已。

    马三宝笑道:“手工艺品,包括绣,竹,木,牙,漆,金,玉,铜,银,景泰珐琅,我大明都有。不过真正最精彩的,还是瓷器。”随手取过旁边案上同样颜色的一个压手杯说道:“青花,釉里红和蓝地白花都是釉下彩,圣上喜欢,整个朝廷都跟风,真是盛极一时了。”

    果然在之后的永乐和宣德年间,青花瓷发展达到了顶峰,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一直辉煌至今日。

    几个人正说得热闹,外面脚步声杂沓,是徐英派了人来传晚膳。今日燕王远征归来,又有代王妃和宜宁公主两位贵客,徐英特意设了家宴为众人接风洗尘。众人便起身齐往大厅走去

本站推荐:神医毒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兽黑狂妃:皇叔逆天宠小阁老神医嫡女随身空间:神医小农女好色婶子绝色毒医:腹黑蛇王溺宠妻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琉璃世琉璃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周易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姞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姞文并收藏琉璃世琉璃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