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周易小说网 www.zhuoyj.com,最快更新史上最强崇祯最新章节!
以上这些人都不行,崇祯皇帝再将身边的人逐一考虑过后,发现要么太老,要么就是性格上有所缺陷,都不是理想的驸马人选。
自然而然的,崇祯皇帝就将目光投向历史上南明的那些臣子。
历史上的南明,也曾出过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及事迹,崇祯首先想到的,就是历史上的江阴。
这可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明末江山沉沦时节,各地都是望风投降,鲜有殊死抵抗者,但是这里却一连串出了三位一心抗清的“人杰”。
江阴十万义民在此三人的带领之下,众志成城,竟在二十余万建奴的死缠烂打与炮火连天之下,足足坚守了江阴八十一天,不得不说,这是个奇迹。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这在后世脍炙人口的歌词,便是在说江阴八十一日坚守之战的惨烈,以及大明军民的前仆后继。
建奴破城之后,随即在江阴城内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江阴十万余老少军民,算上守城战死的,最终只有五十三人活了下来,这个数字无论在后世还是如今,都是触目惊心。
每每想到此事,崇祯皇帝便是深感震撼,若大明处处如此,岂有清虏入关之日?
历史上这江阴三公,这个时候实际上都还是无名小卒,就连闻名后世的阎应元,在这个时候还只是个小小的典吏而已。
其他如陈明遇、冯厚敦这二位,现如今就连典吏都不是,况且这两个基本也已经有家有室,都是十好几的人,根本不能满足崇祯心中理想驸马的条件。
江阴三公也不行,崇祯皇帝便是更加无奈,只好坐在那绞尽脑汁的去想,崇祯在李春的注目下不断徘徊,表情时而兴奋,时而沮丧,十分精彩。
堵胤锡、何腾蛟、张家玉......
但凡在南明史上稍有笔墨之人,几乎都在崇祯皇帝脑中过了一遍,就连李定国也曾有所考虑,但最后这些人却又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崇祯皇帝放弃。
就在崇祯皇帝甩甩脑袋,打算过几日再想的时候,一个名字却忽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张煌言”。
崇祯皇帝不肯放过任何寻找到完美驸马的希望,便是赶紧吩咐李春将他的档案调来,翻阅许久之后,才是畅快的哈哈一笑。
见到皇帝的神情总算好了起来,一旁侍奉的直殿监掌印太监李春也是心下一松,大着胆子问道:“皇上什么事儿这么高兴,说出来让奴才也乐呵乐呵!”
“此人还真是个文武全才!”崇祯皇帝心情大好,也就没有考虑那么多,用手指着档案文书说道:“这张煌言十六岁县试第一,考察骑射,居然也是第一,难得!”
“三年前,此人来京考中举人,朕记得当时还曾兼察那些同科举人、秀才们的武备,又是这个张煌言,三发连中,同科文武皆第一啊!”
李春点点头,自然听得出来皇帝话中对此人浓浓的欣赏之意,便笑着说道:
“陛下圣明,有此等文武全才,乃是大明社稷之福,想必公主也会喜欢这位驸马的。”
崇祯皇帝又看了看张煌言的档案,真是越看越喜欢,这个人在历史上忠于大明,一辈子都在为反清复明而斗争,仅从这个方面来说,张煌言的人格堪比史可法,无可挑剔。
从张煌言的档案来看,此人又是个亦文亦武的全才,能力不知比史可法强出了多少,能出一个这样的人,实在难能可贵。
除此之外,张煌言乃是万历四十八年六月九日出生,正值二十余岁的热血青年时期,于长平公主的年纪极其般配!
况且,张煌言不会在如历史上那样为了抗清而独木难支的死去,在自己刻意培养之下,这个人后续还有很多的可能性。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问道:“李春,此人现在何处?”
“回陛下。”李春赶紧回头和几个太监商量一番,这才是恭恭敬敬说道:“此人现在京师乌龙巷居住,前些年考取举人之后,便是一直闲赋在京。”
“好,天助朕也。”崇祯皇帝大喜,挥手道:“传诏:命张煌言即刻进京见朕,不得有误!”
“遵旨!”
说完,崇祯皇帝转头又道:
“还有,你亲自去一趟公主府,把长平接到偏殿,待会儿朕召见张煌言的时候,就让她在旁边看看。”
“奴婢明白,这就去办!”李春浑身一震,赶紧跑出去传诏。
......
按历史上的轨迹,张煌言在北京城陷落以后便是南下前往宁波,开始后半生的抗清生涯。
但是现如今,北京城没有陷落,崇祯皇帝还好端端的活着,大明反而在崇祯十七年击退了大顺军和清军的合围,获得三次大捷。
由于蝴蝶翅膀的扑腾效果,张煌言如今也便还是继续待在北京城内。
张煌言一方面读书习武,另一方面则出没于市集,到处探听军国大事,并且喜欢在纸上写出自己的见解,这一来二去的,倒是写出不少来。
这天晚上,张煌言桌上一角叠放着皇家报社前两期的报纸,手中则是在不断朝白纸上写着什么。
“哐啷——”
忽然间,院门被人十分暴力的一角踹开,居然是一队锦衣卫踏着官靴走进门来。
张煌言大惊失色,还以为是自己在纸上妄议国政被番子发现,来不及多想,赶紧手忙脚乱的把纸搓成一团,打算全部扔出窗外。
“哪个是张煌言?”打头的锦衣卫百户瞪着圆铃大眼,人还没进来,声音倒是先传了进来。
进门之后,他看见屋中只有一个人,便是挥手说道:“你就是张煌言?跟我们走一遭吧!”
可怜张煌言还不确定自己犯了什么罪过,就要被蛮横的厂卫番子直接带走,早听说诏狱和东厂大牢厉害的张煌言顿时扬天长啸:
“娘!儿不孝,未能为国尽忠,未能为您送终尽孝啊!”
“娘,儿不孝,让您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嚎个什么劲?”一个锦衣卫毫不留情的给了他一拳,不耐烦的说道:“当今皇帝陛下有请,你小子有福了!别他娘的身在福中不知福!”
“有福?皇帝有请?”张煌言懵了。
这可真是冰火两重天,柳暗花明又一村哪,张煌言本以为自己是因为妄议国政被番子带走动刑,此番忽然听到是皇帝召见自己,又变得激动不已。
那是谁,那可是当今天子,大明的皇帝!
自己为何读书习武,为的就是报效国家养禄之恩,为的就是效忠皇帝,如今就能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天子本人,又怎么能不激动雀跃。
以上这些人都不行,崇祯皇帝再将身边的人逐一考虑过后,发现要么太老,要么就是性格上有所缺陷,都不是理想的驸马人选。
自然而然的,崇祯皇帝就将目光投向历史上南明的那些臣子。
历史上的南明,也曾出过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及事迹,崇祯首先想到的,就是历史上的江阴。
这可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明末江山沉沦时节,各地都是望风投降,鲜有殊死抵抗者,但是这里却一连串出了三位一心抗清的“人杰”。
江阴十万义民在此三人的带领之下,众志成城,竟在二十余万建奴的死缠烂打与炮火连天之下,足足坚守了江阴八十一天,不得不说,这是个奇迹。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这在后世脍炙人口的歌词,便是在说江阴八十一日坚守之战的惨烈,以及大明军民的前仆后继。
建奴破城之后,随即在江阴城内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江阴十万余老少军民,算上守城战死的,最终只有五十三人活了下来,这个数字无论在后世还是如今,都是触目惊心。
每每想到此事,崇祯皇帝便是深感震撼,若大明处处如此,岂有清虏入关之日?
历史上这江阴三公,这个时候实际上都还是无名小卒,就连闻名后世的阎应元,在这个时候还只是个小小的典吏而已。
其他如陈明遇、冯厚敦这二位,现如今就连典吏都不是,况且这两个基本也已经有家有室,都是十好几的人,根本不能满足崇祯心中理想驸马的条件。
江阴三公也不行,崇祯皇帝便是更加无奈,只好坐在那绞尽脑汁的去想,崇祯在李春的注目下不断徘徊,表情时而兴奋,时而沮丧,十分精彩。
堵胤锡、何腾蛟、张家玉......
但凡在南明史上稍有笔墨之人,几乎都在崇祯皇帝脑中过了一遍,就连李定国也曾有所考虑,但最后这些人却又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崇祯皇帝放弃。
就在崇祯皇帝甩甩脑袋,打算过几日再想的时候,一个名字却忽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张煌言”。
崇祯皇帝不肯放过任何寻找到完美驸马的希望,便是赶紧吩咐李春将他的档案调来,翻阅许久之后,才是畅快的哈哈一笑。
见到皇帝的神情总算好了起来,一旁侍奉的直殿监掌印太监李春也是心下一松,大着胆子问道:“皇上什么事儿这么高兴,说出来让奴才也乐呵乐呵!”
“此人还真是个文武全才!”崇祯皇帝心情大好,也就没有考虑那么多,用手指着档案文书说道:“这张煌言十六岁县试第一,考察骑射,居然也是第一,难得!”
“三年前,此人来京考中举人,朕记得当时还曾兼察那些同科举人、秀才们的武备,又是这个张煌言,三发连中,同科文武皆第一啊!”
李春点点头,自然听得出来皇帝话中对此人浓浓的欣赏之意,便笑着说道:
“陛下圣明,有此等文武全才,乃是大明社稷之福,想必公主也会喜欢这位驸马的。”
崇祯皇帝又看了看张煌言的档案,真是越看越喜欢,这个人在历史上忠于大明,一辈子都在为反清复明而斗争,仅从这个方面来说,张煌言的人格堪比史可法,无可挑剔。
从张煌言的档案来看,此人又是个亦文亦武的全才,能力不知比史可法强出了多少,能出一个这样的人,实在难能可贵。
除此之外,张煌言乃是万历四十八年六月九日出生,正值二十余岁的热血青年时期,于长平公主的年纪极其般配!
况且,张煌言不会在如历史上那样为了抗清而独木难支的死去,在自己刻意培养之下,这个人后续还有很多的可能性。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问道:“李春,此人现在何处?”
“回陛下。”李春赶紧回头和几个太监商量一番,这才是恭恭敬敬说道:“此人现在京师乌龙巷居住,前些年考取举人之后,便是一直闲赋在京。”
“好,天助朕也。”崇祯皇帝大喜,挥手道:“传诏:命张煌言即刻进京见朕,不得有误!”
“遵旨!”
说完,崇祯皇帝转头又道:
“还有,你亲自去一趟公主府,把长平接到偏殿,待会儿朕召见张煌言的时候,就让她在旁边看看。”
“奴婢明白,这就去办!”李春浑身一震,赶紧跑出去传诏。
......
按历史上的轨迹,张煌言在北京城陷落以后便是南下前往宁波,开始后半生的抗清生涯。
但是现如今,北京城没有陷落,崇祯皇帝还好端端的活着,大明反而在崇祯十七年击退了大顺军和清军的合围,获得三次大捷。
由于蝴蝶翅膀的扑腾效果,张煌言如今也便还是继续待在北京城内。
张煌言一方面读书习武,另一方面则出没于市集,到处探听军国大事,并且喜欢在纸上写出自己的见解,这一来二去的,倒是写出不少来。
这天晚上,张煌言桌上一角叠放着皇家报社前两期的报纸,手中则是在不断朝白纸上写着什么。
“哐啷——”
忽然间,院门被人十分暴力的一角踹开,居然是一队锦衣卫踏着官靴走进门来。
张煌言大惊失色,还以为是自己在纸上妄议国政被番子发现,来不及多想,赶紧手忙脚乱的把纸搓成一团,打算全部扔出窗外。
“哪个是张煌言?”打头的锦衣卫百户瞪着圆铃大眼,人还没进来,声音倒是先传了进来。
进门之后,他看见屋中只有一个人,便是挥手说道:“你就是张煌言?跟我们走一遭吧!”
可怜张煌言还不确定自己犯了什么罪过,就要被蛮横的厂卫番子直接带走,早听说诏狱和东厂大牢厉害的张煌言顿时扬天长啸:
“娘!儿不孝,未能为国尽忠,未能为您送终尽孝啊!”
“娘,儿不孝,让您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嚎个什么劲?”一个锦衣卫毫不留情的给了他一拳,不耐烦的说道:“当今皇帝陛下有请,你小子有福了!别他娘的身在福中不知福!”
“有福?皇帝有请?”张煌言懵了。
这可真是冰火两重天,柳暗花明又一村哪,张煌言本以为自己是因为妄议国政被番子带走动刑,此番忽然听到是皇帝召见自己,又变得激动不已。
那是谁,那可是当今天子,大明的皇帝!
自己为何读书习武,为的就是报效国家养禄之恩,为的就是效忠皇帝,如今就能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天子本人,又怎么能不激动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