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天上掉馅饼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周易小说网 www.zhuoyj.com,最快更新逍遥小地主最新章节!
张柏杨和张清华的村子名叫黄泥岗,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小山村,距离李家庄不过十余里,村里有十来户百姓。
十来户人家并不都姓张,而是又张、蒋、李、郭四姓,他们基本上都是隋末之时的流民,大唐建立后,朝廷均田,被官府安置在这处小山坳里面。因为过去这本就没村,因此均的田其实是从周边的村子在战乱时代收归官府的无主之地。
一家也就十来二十亩地。
一家数口之人,靠着这么点田地,还要负担租庸调,是很艰难的。因此村里的村民,绝大多数在侍弄自己家的那点田地之余,还给周边的地主们揽活做工,佃种田地,再加上在山脚下,有时也砍樵打柴,进山打点猎物补贴下家用,才勉强生活下来。
张柏杨家里孩子多,男男女女八个孩子,还不算夭折掉的三个。他父亲有三兄弟,因为家里人丁多,因此早早的就分家另过。所谓分家,其实不过是兄弟几个帮忙给他建了一个茅草屋,然后分了几个碗筷给他,然后替他娶了个媳妇,但一分家,就还分了几贯钱的债。
十几年下来,拉拉扯扯,当年的年轻夫妇如今也已经苍老了,孩子拉扯了八个,可当年分家时的茅草屋,依然还住着,不过是后来又在旁边又陆续搭了几间。
家里不但没半点积蓄,甚至还又增加了不少债,官府那里的租调,也是一年欠一年,年年交不清。
张家最重要的财产,就算是家里的两头猪了,家里每年喂两头猪,到了年底猪肥了卖掉,自己是吃不到半块肉的,这点卖猪钱,每年留下点买猪崽,其余的都是用来维持家里必要的一些开销,买盐交税等。
日子过的紧巴巴。
当初李逍要办书院,免费招生的时候,是张柏杨的爷爷做主,让他父亲送他来报名的。老张头当年在隋末战乱时带着一家人到处流离,吃过许多苦,也见过许多事。
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读书能改变他们这样一个普通人家的命运。张柏杨父亲不太愿意让儿子去读书,儿子已经八岁了,差不多可以帮家里干许多活。
但老张头坚持让他送孩子去读书,用他的话说,不花钱就能有的机会,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有了就要抓住。
每次张柏杨从学校旬休回家,老张头都喜欢把孙子叫到面前,让他跟自己汇报在书院里的学习,问他学了哪些,让他背书给自己听,让他拿树枝写字给自己看。
虽然他听不懂,看不明白,可他听着那些就舒坦,看着就高兴。他还让孙子把学到的东西教给家里其它的孙子,不管是年纪大些的还是年纪小些的。
用老张头的话来说,既然家里就张柏杨一个上到了学,那也要帮着其它兄弟识点字。
想着加入合作社就能免费用牛,张柏杨脚下生风,一路上跑的飞快。他们甚至脱下了脚底的布鞋,这鞋子是学校发的,不要钱。张柏杨读书以前从没穿过布鞋,就算冬天,也是穿的草鞋或木屐。
他怕鞋子跑坏了,提着鞋子打着赤脚走在山路上。路不平坦,硌脚,可他却依然习惯这种感觉。
远远的,黄泥岗这座小村子出现在眼前,杂乱的一些小屋子,低矮而又杂乱,与规划整齐,道路平坦的张家庄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张柏杨看着就亲切,这是他的家,这里有他的家人。
果然,祖父知道他今天要回来,早就已经拄着棍子在村口等他。
“阿翁!我回来了。”
张柏杨笑着跑上前,老张头一把搂住孙子,亲切的摸着他的头,这个孩子一旬不见,好像又长高了些,又更壮了。
“在书院没惹祸吧?”
张清华也在旁边叫了些阿翁。
“柳材也回来了,快回家吧,你阿婆在等你呢。”
唐人称呼父亲多叫阿耶,正式称呼则叫父亲或大人,有时也叫哥哥。叫祖父则多称为阿翁、阿公。
“阿翁,柏杨这旬在书院里还得了一次奖励呢,老师亲自赏了两支毛笔给他,可不得了。”
“哦,怎么得的奖励?”
张柏杨自豪道,“我的书法被山长评为年级第一。”
“好,我的乖孙了不得,有本事。”
几人有说有笑的往回走,老张头年纪大了,虽然他其实也才五十多岁,可如今已经腿脚不利索,头发也白的差不多了。他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第三代更是有十多个孙儿一大群孙女,甚至曾孙都早有了。
托大唐的福,结束战乱,让他在这里有了安稳的生活,虽然日子辛苦,可起码一家人在这里生活的下去。
“阿翁,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呢,我们老师现在帮蓝田公主管食邑封户租税,老师要办一个合作社,据说只要公主的封户入社,就能够在老师那里去领养一头牛呢。把牛领回来好生照养,到了农忙的时候,就能免费使用这牛耕种,不要牛租。阿翁,咱们家赶紧去李庄找老师报名领牛吧。”
老张头听了一惊,不太相信。
“哪里听来的,怎么还会有这样的好事,不要牛租?帮着养牛就能免费用牛?不可能,李庄主也没有这么多牛啊,听说公主有八百封户呢。”
“是真的。”张柏杨急道,“我们老师之前已经去买牛了,这次听说又要再买更多,据说要买一千头呢。”
不要牛租,帮着喂养就能免费用牛,老张头经历这么多,但还是觉得这事情有点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李家庄主李三郎他是知道的,这是个大好人,如今家里孩子能在书院读书,就全亏了他的好心。而且李家庄之前建屋挖塘等,他家的几个儿子也到,在那边干活饭管饱,工钱也给的足,都是现结,一点不拖欠,给的粮也都是好粮,没有陈粮更不会掺杂的。
但要说免费给牛,他是不太敢相信的,他们如果是李家的佃户,这还有点可能,但他们只是公主的封户,而且公主封户这么多,八百户呢,李家拿那么多钱买牛来免费借给大家用?
“阿翁,你要是不相信,让我阿耶他们往李庄跑一趟问下不就知道了吗,可别错过了好机会。”
一头牛对于一个庄户人家来说,极为重要。张家没牛,虽然劳力多,但耕种土地十分辛苦,自家的地加上佃种的地,农忙的时候也要租借地主家的牛,借了地主家的牛,每年必须给地主家地里一成的收成,这是没的讲价的。
听孙子这么一说,老张头虽然不太相信,但也还是赶紧拄着棍子往回走,是啊,不管真假,先让儿子们跑一趟李庄问个清楚不就得了。万一真有这好事,那怎么能错过呢。
张柏杨和张清华的村子名叫黄泥岗,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小山村,距离李家庄不过十余里,村里有十来户百姓。
十来户人家并不都姓张,而是又张、蒋、李、郭四姓,他们基本上都是隋末之时的流民,大唐建立后,朝廷均田,被官府安置在这处小山坳里面。因为过去这本就没村,因此均的田其实是从周边的村子在战乱时代收归官府的无主之地。
一家也就十来二十亩地。
一家数口之人,靠着这么点田地,还要负担租庸调,是很艰难的。因此村里的村民,绝大多数在侍弄自己家的那点田地之余,还给周边的地主们揽活做工,佃种田地,再加上在山脚下,有时也砍樵打柴,进山打点猎物补贴下家用,才勉强生活下来。
张柏杨家里孩子多,男男女女八个孩子,还不算夭折掉的三个。他父亲有三兄弟,因为家里人丁多,因此早早的就分家另过。所谓分家,其实不过是兄弟几个帮忙给他建了一个茅草屋,然后分了几个碗筷给他,然后替他娶了个媳妇,但一分家,就还分了几贯钱的债。
十几年下来,拉拉扯扯,当年的年轻夫妇如今也已经苍老了,孩子拉扯了八个,可当年分家时的茅草屋,依然还住着,不过是后来又在旁边又陆续搭了几间。
家里不但没半点积蓄,甚至还又增加了不少债,官府那里的租调,也是一年欠一年,年年交不清。
张家最重要的财产,就算是家里的两头猪了,家里每年喂两头猪,到了年底猪肥了卖掉,自己是吃不到半块肉的,这点卖猪钱,每年留下点买猪崽,其余的都是用来维持家里必要的一些开销,买盐交税等。
日子过的紧巴巴。
当初李逍要办书院,免费招生的时候,是张柏杨的爷爷做主,让他父亲送他来报名的。老张头当年在隋末战乱时带着一家人到处流离,吃过许多苦,也见过许多事。
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读书能改变他们这样一个普通人家的命运。张柏杨父亲不太愿意让儿子去读书,儿子已经八岁了,差不多可以帮家里干许多活。
但老张头坚持让他送孩子去读书,用他的话说,不花钱就能有的机会,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有了就要抓住。
每次张柏杨从学校旬休回家,老张头都喜欢把孙子叫到面前,让他跟自己汇报在书院里的学习,问他学了哪些,让他背书给自己听,让他拿树枝写字给自己看。
虽然他听不懂,看不明白,可他听着那些就舒坦,看着就高兴。他还让孙子把学到的东西教给家里其它的孙子,不管是年纪大些的还是年纪小些的。
用老张头的话来说,既然家里就张柏杨一个上到了学,那也要帮着其它兄弟识点字。
想着加入合作社就能免费用牛,张柏杨脚下生风,一路上跑的飞快。他们甚至脱下了脚底的布鞋,这鞋子是学校发的,不要钱。张柏杨读书以前从没穿过布鞋,就算冬天,也是穿的草鞋或木屐。
他怕鞋子跑坏了,提着鞋子打着赤脚走在山路上。路不平坦,硌脚,可他却依然习惯这种感觉。
远远的,黄泥岗这座小村子出现在眼前,杂乱的一些小屋子,低矮而又杂乱,与规划整齐,道路平坦的张家庄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张柏杨看着就亲切,这是他的家,这里有他的家人。
果然,祖父知道他今天要回来,早就已经拄着棍子在村口等他。
“阿翁!我回来了。”
张柏杨笑着跑上前,老张头一把搂住孙子,亲切的摸着他的头,这个孩子一旬不见,好像又长高了些,又更壮了。
“在书院没惹祸吧?”
张清华也在旁边叫了些阿翁。
“柳材也回来了,快回家吧,你阿婆在等你呢。”
唐人称呼父亲多叫阿耶,正式称呼则叫父亲或大人,有时也叫哥哥。叫祖父则多称为阿翁、阿公。
“阿翁,柏杨这旬在书院里还得了一次奖励呢,老师亲自赏了两支毛笔给他,可不得了。”
“哦,怎么得的奖励?”
张柏杨自豪道,“我的书法被山长评为年级第一。”
“好,我的乖孙了不得,有本事。”
几人有说有笑的往回走,老张头年纪大了,虽然他其实也才五十多岁,可如今已经腿脚不利索,头发也白的差不多了。他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第三代更是有十多个孙儿一大群孙女,甚至曾孙都早有了。
托大唐的福,结束战乱,让他在这里有了安稳的生活,虽然日子辛苦,可起码一家人在这里生活的下去。
“阿翁,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呢,我们老师现在帮蓝田公主管食邑封户租税,老师要办一个合作社,据说只要公主的封户入社,就能够在老师那里去领养一头牛呢。把牛领回来好生照养,到了农忙的时候,就能免费使用这牛耕种,不要牛租。阿翁,咱们家赶紧去李庄找老师报名领牛吧。”
老张头听了一惊,不太相信。
“哪里听来的,怎么还会有这样的好事,不要牛租?帮着养牛就能免费用牛?不可能,李庄主也没有这么多牛啊,听说公主有八百封户呢。”
“是真的。”张柏杨急道,“我们老师之前已经去买牛了,这次听说又要再买更多,据说要买一千头呢。”
不要牛租,帮着喂养就能免费用牛,老张头经历这么多,但还是觉得这事情有点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李家庄主李三郎他是知道的,这是个大好人,如今家里孩子能在书院读书,就全亏了他的好心。而且李家庄之前建屋挖塘等,他家的几个儿子也到,在那边干活饭管饱,工钱也给的足,都是现结,一点不拖欠,给的粮也都是好粮,没有陈粮更不会掺杂的。
但要说免费给牛,他是不太敢相信的,他们如果是李家的佃户,这还有点可能,但他们只是公主的封户,而且公主封户这么多,八百户呢,李家拿那么多钱买牛来免费借给大家用?
“阿翁,你要是不相信,让我阿耶他们往李庄跑一趟问下不就知道了吗,可别错过了好机会。”
一头牛对于一个庄户人家来说,极为重要。张家没牛,虽然劳力多,但耕种土地十分辛苦,自家的地加上佃种的地,农忙的时候也要租借地主家的牛,借了地主家的牛,每年必须给地主家地里一成的收成,这是没的讲价的。
听孙子这么一说,老张头虽然不太相信,但也还是赶紧拄着棍子往回走,是啊,不管真假,先让儿子们跑一趟李庄问个清楚不就得了。万一真有这好事,那怎么能错过呢。